2)第十八章 三协战两旗,仓鼠李成成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制定的?

  ……………………分隔线…………………

  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史不真。

  背锅公公曹化淳在临终前才有这样的感慨,而少年皇帝朱由校却还知道另外一句话,那就是“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不信嘛,那就给你们讲两个故事,就是天启帝的老婆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妃子叫张裕妃,因为得罪了魏忠贤和客氏,被幽于别宫,也就是宫殿间的夹道,并绝其饮食。

  数日后,可怜的张裕妃饥渴难耐,匍匐着爬到屋檐下喝雨水止渴,却因雨水不洁而更加虚弱,十四天后,被活活饿死。

  还曾经有一位妃子叫李成妃,为人甚是机敏且仗义,吸取了张裕妃被饿死的教训,事先在宫墙夹缝间私藏了许多食物。

  没想到,未雨绸缪还真的救了她一命。魏忠贤和客氏觉得她不听话,也用对付张裕妃的办法把她关起来。

  苦熬十余天,等天启帝想起李成妃,召见她时,客氏派人打开宫门,发现李成妃安然无恙,以为是有神仙保佑,便没有再加害她。

  刚听这故事有什么感受?可怜张裕妃的悲惨而逝,佩服李成妃的机敏得生?

  可你仔细品,就会发现,这故事有些玄幻,玄幻得你自己都不会相信。

  朱由校此时就若有所思地看着新任铲屎官——李成成,就是历史上会成为他媳妇儿,并象仓鼠一样偷藏食物而侥幸活下来的李成妃。

  你藏的啥食物啊,是带防腐剂的方便面,还是真空包装的小面包火腿肠?你都藏哪啦,宫墙缝里,塞得进去嘛?檐瓦之间,你怎么爬上去的?

  而这就是《明史》所载,让朱由校很是忿懑。都说“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可这《明史》真有那作用,还是错误连篇,尽是胡扯?

  若是由此来推断,魏忠贤和客氏在史书上的斑斑劣迹,倒也未必是真。而他们加害熹宗妃嫔之事,也未必是实。

  尽管有这样的感悟,朱由校也没有什么接回客氏,或是纵容魏忠贤的想法。

  内宫整肃得已经相当不错,该放出的放出,该处置的处置。宫人少了,隐患也少了。

  外有曹化淳、魏忠贤、卢九德等公公,内有王体乾、方正化、李凤翔等宦官,朱由校并不是要特别重用太监,但忠心耿耿的却是不论出身、贵贱。

  就象东林党,多加罢黜贬谪的同时,也重用了左光斗、杨涟、李邦华等人。目前看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清屯充饷、整顿京营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但是——

  朱由校收回了目光,拿起东厂递来的密奏,翻阅了起来。

  重用厂卫的耳目作用,是朱由校掌握朝野风向,防备文官集团反弹的主要手段。

  但百密一疏,到底还是有人在搞事情,并且拉上了国丈张国纪。要不是皇后张嫣禀告,朱由校还真被蒙在鼓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