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八十八章 畸形的社会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周的工钱!”老李这周的薪资交给妻子,这一小叠一角纸币加起来是三圆整,六张五角的纸币。

  老李的周新在生活在上海的一大群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算是中等了。

  这年头在上海,普通缫丝厂的普通女工,周新一圆都不到,一些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上的工人之类的也不高,大约也就一圆多的周薪。这个时代,对于身无一长之技的普通劳动力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养家糊口都很困难。

  不过一些技术人员以及通文识字的人来说,收入要好得多,那些工厂里一个最普通的低等技术人员,其周薪往往也能够达到三四圆以上。

  老李虽然只是一个车夫,听上去不咋地,但实际上也算是一个有着技术的人,这驾驶马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年轻人想要去学都很难找到什么途径,这年头的马车车夫,比后世的司级大体上要稀缺一些。

  此外,老李除了车夫外,还在宋家兼职了马夫以及园丁的工作,平日里也要帮忙做一些其他事。

  可谓是身兼多职,这薪水自然也就要比普通雇工高一些,他的周新是三圆,相当于一个月差不多十二圆。

  只不过这个薪水要养活他这一家子还是非常勉强,母亲、妻子和四个孩子,光光是吃就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平日里他的母亲则是专门带这几个孩子,他妻子则是帮成衣铺里刺绣,缝缝补补,虽然所得不多,但是也能略微补贴一二。

  只是现在他妻子还要做月子,这缝补自然是要暂时停下来,而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如果不是这两年略微积攒了些钱,怕是这几个月要很难熬。

  不过这几个月虽然能够凭借积蓄度过,但是老李却是知道,距离自己要买一栋房子的目标,怕是要更遥远了。

  老李当初带着一家老小来上海的时候,虽然是投靠老乡,并顺利在宋家找到了工作安顿了下来,不过却是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哪怕是最便宜的那些房子,现在只能是租住了一间小平房。

  来上海三年了,老李做梦都想着买上一套房子,免的以后一家老小流落街头。

  但是现实却是无情的击碎了他的梦想,三年了,他依旧没能存下哪怕只够买一个厕所的钱。

  上海虽然说是当代帝国最发达,最具备商业火力,同时也是让人拥有最多机会的城市,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城市。

  那些有才华,敢拼搏的人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但是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虽然看似拿到的薪资比在农村老家搞的多,但实际上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

  在十九世纪里,大名鼎鼎的工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是让一个国家更加的强盛。

  而国家强大与否,和它的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

  当代强大如英国,它的绝大部分普通百姓依旧生活在非常低的水平之下,十九世纪里的伦敦,有着强大的金融、工业等,同样也有着规模庞大的贫民窑。

  上海也同样如此,有着光鲜的外滩大道,有着整天都冒着浓烟的北岸工业区,同时也有着大量低收入人群汇集居住的诸多社区。

  这是一个发展的非常畸形的社会!

  帝国可以建造庞大的万吨铁甲舰,但是国内依旧有无数的民众吃不饱饭,要解决温饱问题,比打造一支全球第一的舰队还要困难的多。(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