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波音低头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震动效果,主要还是市场预期导致的。

  中国腾飞先前履行波音和空客终止合作的协议,虽然也是对全球航空产业一个巨大的利空,但市场普遍认为还是有转圜的机会的。

  毕竟中国腾飞的生产线还在,技术能力还在,人才队伍也在,只要两大巨头和中国腾飞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达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协议不是不可能。

  结果,中国腾飞居然因为冰冻自然灾害这个不可抗力因素,直接导致相关生产线彻底停掉,等于是说把市场仅有的那一点儿信心给连根干掉了。

  就好比是开盲盒,心里期待的弄出一个限量款极品,结果开出却是一个最垃圾的淘汰款,那种心理落差简直不要太崩溃。

  于是投资者的心态崩了,全球航空产业剧烈震荡。

  最先扛不住的就是空客。

  按理说这些年空客的发展很快,为了降低成本,空客在全球市场化配置方面比波音的步子迈的更大。

  也正因为如此,从基础的铝锂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到成品的铆钉、液压组件、蒙皮组件、伺服机构等零部件;再到更大的分段、机翼结构、水平尾翼舵面,甚至是中央翼盒模块……

  几乎是把能够外包的东西全都包了出去。

  留在法兰西总部的只有相关的设计部门,研发部门和飞机总装厂。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空客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从而与波音展开竞争,每一年都要对各配套供应商进行一次产品质量评估和成本的集合竞价。

  以便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相关产品,以此控住空客系列飞机的总体成本。

  从2002年以来,中国腾飞及其控制的关联企业所形成的腾飞系,已经连续五年成为空客最大的海外代工集团。

  而且所占比重还在逐年扩大,截止2007年11月,光中国腾飞一家就占到空客系列机型总配套的%,如果算上其控制的关联企业,占比更是高达45%。

  反观整个欧洲,其占比不过才22%,还没有中国腾飞一家多,就别说跟整个腾飞系比了。

  正因为如此,当中国腾飞接受两大巨头的终止合作决定后,空客说实话心里是有些发慌的,可为了维护巨头们的体面,再加上美国方面的供应商承诺他们可以替代中国腾飞的份额,于是空客就咬着牙硬抗下来。

  结果却发现,他们空客抗下的不是所谓的压力,而是几乎所有不可承受之重。

  美国的供应商先不说能不能有能力提供空客物美价廉的配套产品,即便是能,人家的出货期也是非常的长,因为这些美国供应商按照现行的商业规则和法律,是要优先供给波音这位美国自己的亲儿子的。

  所以空客想要相关产品,不好意思,你得等波音用完剩下的,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