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卫星自动化生产线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止是这位专家,包括总部首长在内,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这些可真的都惊了,年产128颗卫星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13家大型的卫星生产厂的水平。

  13家大型卫星生产厂呀,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财力建设这么多卫星生产厂,就连财大气粗的自由美丽间也只有5家,剩下的俄国、欧洲最多也就能维持3家。

  没办法,实在是卫星生产厂的投入过于巨大,产出又特别的少,如果没有超强的国力培育且进行转化的话,这东西完全就是个赔钱货,做多了也没用。

  自由美丽间之所以可以维持5家大型卫星生产厂这样超大规模,主要还是自由美丽间的航天技术足够强,民用市场开发的好,几乎垄断全球80%以上的卫星转播、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业务,这才铸就了自由美丽间卫星制造领域的繁荣。

  其他国家就是想学都学不来,因为很多国家第一条就不具备,那就是超大规模的市场,没有这个,根本就撑不起庞大且复杂的民用卫星业务。

  以国内的条件自然也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应用市场,问题是现阶段不行,不等于未来就真的不行。

  要知道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的GDP那是驴打滚的往上翻,外汇储备更是连创新高,以至于九十年代末制定的很多有关于21世纪头10年的规划很多都因为国内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而不得不废掉。

  就比如说90年代预计的2025年到2030年前后,国内的经济规模有可能超过日本,结果去年刚刚做的最新统计,以如今%的GDP平均增速,预计2015年前后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往用不上的东西,现如今都成为国内的必需品。

  比如说卫星广播通信、远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国土资源勘探、环境评估、灾害预警、气象预报甚至是卫星情报都成为国民经济当中急需的卫星服务业务。

  正是看到这一趋势,作为国内唯二的卫星生产厂之一的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下属的,同时也是ZTM-NB太空探索公司旗下的卫星生产总厂,在庄建业的力推下,从2003年开始就投入巨资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建。

  当时的名义是第一代海洋环境勘探卫星失败,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需要对卫星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

  为此总部和上级给中国腾飞航天科技有限(集团)公司拨款12亿人民币用于卫星生产总厂的技术改造。

  问题是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卫星生产厂,即便是技术改造,12亿人民币的资金也是远远不够的,那缺口怎么办?

  简单,上市融资呗。

  不然的话,庄建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