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空兵部队领导刚叫出声,总部首长连忙伸手止住。

  防空兵部队领导立刻会意,眼珠子左右转了两下发现周围根本没人,这才一路小碎步的挪到总部首长跟前,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总部首长先一步问道:“你这个曾经揍下过U—2的老防空,只是觉得隐身豹可怕吗?”

  防空兵部队领导说实话有些懵,这难道还不可怕?

  超低空,25米,奔袭600公里,就这水平,也只有F—15,F—16,F—18,“狂风”,幻影2000这类欧美顶级作战飞机才能玩得转好不好……

  等等!

  防空兵部队领导想着想着,已经沉寂的双眼再次骤然睁开,这才发现,他刚才似乎漏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FBC—1A战斗轰炸机在隐身豹的模式下是如何能在平均25米的超低空,长途奔袭600公里的。

  是飞行员操纵水平的无与伦比?

  这固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要素,然而光凭人是很难办到的,要知道那不是600公里的平原,更不是600公里的海面,而是600公里崎岖不平山谷沟壑,别说是飞机了,就是一辆汽车在这样的地形行驶的话,稍有不慎都会连人带车跌进沟里。

  问题是汽车的速度才多少,飞机的速度又是多少?

  正因为如此,这类复杂地形,超低空,长途奔袭科目,历来都是欧美军队的专属。

  倒不是其他国家不重视这类有利于空军部队隐蔽打击的科目,而是手里的家伙事儿实在是玩不了这种高难度。

  只靠着几名王牌飞行员,零失误的飞那么几次着实是没啥代表性,毕竟想要成功对敌进行高强度打击,一两个架次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最起码也要几十、上百架次才能看到效果。

  问题是谁有那么多王牌飞行员,又有谁能保证王牌飞行员就不会失误?

  所以,不是其他国家不想有这样的技战术水平,主要还是主战机型上没有配套的技术支撑,光靠人实在是撑不起来。

  而这项技术不是别的,正是飞机自动防撞系统。

  原本这项技术是应用在民用航空领域,没办法,实在是因为早期的民航飞机撞山坠毁的可谓比比皆是。

  其他国家就不说了,但就国内而言就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训,因为1982年,当时在国内民航领域尚属优异的英制“三叉戟”客机便在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城起飞不久撞山坠毁,导致机上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事后查明因为雾大,气象条件差,导致视线不畅,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然而实际上却是因为“三叉戟”客机设计年代久远,且多年未有改进和更新,导致技术水平已然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该机并没有配备七十年代末一系列新机型上已经普遍装备的飞机自动防撞系统。

  基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