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三章 宁默的追求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被踹出去了,我真不明白,你们留着这样的人干嘛用!”

  宁默不止一次地向客户企业的老板吐槽。

  “可是,宁先生,这已经是我们能雇到的技术最好的机床技工了。”老板满脸都是无奈之色。

  “你们国家就没有技校吗?”

  “有,但是……”

  老板没有说下去,这个但是后面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他无从说起。

  生在当代中国的人,很难想象什么叫做“百废待举”。非洲国家过去没有工业传统,百姓连识字都还是大问题,更别提学技术了。政府开办的技校,请来的老师都是白皮的欧洲人,需要好吃好喝侍候着不提,在教学生的时候,也是脾气大得很,学生稍微有点不明白,白人老师直接就赶人,说这个学生太笨,无法教,云云。

  这样一来,政府的技校倒是开办了一些,但能够从技校毕业的学生实在是非常有限,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实际上只是半吊子水,技术根本不过关。估计是白人老师懒得管了,随便签了个毕业证就给放出来了。

  就这样一些半吊子水的技术工人,在当地也成了宝贝。这就应了一句中国的老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企业老板对这些技术工人得拍着哄着,生怕他们一不高兴,跳槽到其他企业去,自己这一摊子活可就要抓瞎了。

  “开个机床能有多难,只要不瞎不傻,最起码的一些操作总是能够学会的吧?”宁默的犟劲上来了,“你把你们厂里那帮操作工找来,我给他们讲讲机床入门课。”

  宁默在临一机的时候是装配钳工,后来又专攻机床维修,过手的机床种类数以百计。非洲的工业水平很低,也用不上什么高精尖的机床,一般企业里的机床,还真没宁默不用开的。虽说技术达不到专业车工、铣工的水平,但教一教这些半吊水的本地工人是没啥问题的。

  宁默的免费机床培训开始之后,他才发现,教当地人开机床的确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工业是需要有一些悟性的,而悟性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经历。中国的小孩子平常都有接触机械的机会,哪怕是拆装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也能给人一些工业的启蒙。

  相比之下,非洲的年轻人大多没有接触过工业技术,都是从小玩土坷垃长大的,面对着机床这样的复杂机械,他们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往往是宁默在机床上示范了十几次,旁边围观的工人们依然看不出所以然,一上手就犯错,屡屡把宁默气得跳脚大骂。

  “宁,你就别费劲了,这些非洲人是不可能学会开机床的,上帝在赐给他们卓越的运动天赋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工业技能拿走了。”

  这是一位白人同行对宁默的劝诫。此人是欧洲一家机床企业的售后服务代表,他到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