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七章 如何能够阻止住中国人呢?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吧,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沃登伯格叫停了这场互相甩锅的游戏。情况已经很明白,中国人的确已经研制出了足以与博泰相竞争的机床产品,无论公司内部如何追责,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公司陷入这个境地的原因,不在于中国人不讲武德,而在于博泰自己大意了。

  30年前的博泰,是非常有进取心的,公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最后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为这个市场上的垄断者。

  一旦获得了垄断地位,市场上的其他企业也就不再敢觊觎这个市场了,博泰可以躺着赚取高额利润。到了这一步,博泰也就没有继续改进技术的动力了,过去努力,是为了现在能够吃香喝辣。如果努力过了还要继续努力,那么先前的努力还有什么必要呢?

  劳瑟尔说自己一直在努力,这种话也就是放在台面上哄鬼的。公司以往拨给技术部的经费不少,但技术的进步却很缓慢。劳瑟尔解释说,这是因为博泰已经站在技术顶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符合所谓“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实际上的原因,却是技术系统懈怠了,工程师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工作压力不断减轻。每个人都声称自己要做一些有情怀的技术,最后只弄出一堆华而不实的东西来应付董事会。

  如果没有来自于中国的竞争,博泰这样划水倒是无妨,反正在他们控制的细分市场上,只有博泰这一个供应商,用户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就是垄断的好处。

  可偏偏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穷得只有30万人喝得起可乐,余下的人都只能喝王老吉,却愿意勒紧裤腰带,不惜成本地进行研发,恨不得把所有的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肯罢休。

  欧盟限制向中国出口精密机床,逼得中国自己去搞,这是博泰能够理解的。可明明博泰已经说服欧盟放松了管制,中国人可以从博泰买到这些机床,价格还打了个折扣,你还有必要自己干吗?

  省下那些研发经费去干点啥不好呢?

  可到了现在,再说这些还有意义吗?如果是在几年前,博泰或许还能咬咬牙,砸一笔钱进去和中国人拼一拼研发实力,争取把中国人从这个市场上挤出去。但现在整个欧洲都深陷债务危机,德国虽然不是债务危机国,却也被拖下了水,不得不承担救助“欧洲四猪”的义务,这是典型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节奏。

  在这个时候和中国人拼研发,能拼得起吗?

  拼是拼得起的,不过这就需要大家都过几天苦日子,谁乐意呢?

  “大家对于肖尔特刚才说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沃登伯格回归了正题,向众人问道。

  “欧洲市场在短期内看不到复苏的希望,在这个时候,我们更不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