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 我难道不像一个问题少年吗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唐子风就比她这个纯粹的理科生看得更透彻。

  比如唐子风说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有朝一日中国的机床技术能够发展到碾压西方国家的水平,以肖文珺的看法,应当是不切实际的。想想看,西方国家有几百年的技术积累,西方机床巨头手里有大量的专利,肖文珺他们随便用一个公式,都是以西方人的名字命名的,中国要想取西方而代之,甚至达到碾压的程度,怎么可能呢?

  的确,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很快,但人家西方人就不发展吗?你发展得快,是因为人家已经替你探过路了,你只需要跟着走就行。等你追到前沿的时候,前面没有现成的路了,大家遇到的困难是一样的,凭什么你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呢?

  但过去十年的经历,让肖文珺觉得唐子风的预言似乎也是有道理的。十年前,肖文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今天会有如此的成就。

  以肖文珺研究的领域而言,十年前,她的导师们还在苦哈哈地研读国外的文献,国外学者所做的那些研究,对于国内学者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那个时候,国际顶尖的学术刊物上极少会出现来自于中国的文章,国内学者到国外去参加学术会议,也只有坐在下面旁听的资格,极少能够获得发言的机会。

  但短短十年时间,情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现在别说肖文珺自己,就是她带的博士生,在国外顶尖刊物上发表文章都已经不算是什么稀罕事情了。一些影响力很大的学术会议,也开始选择在中国举办,中国学者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一帮老外坐在下面听得全神贯注,这也是很寻常的场景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以肖文珺的知识结构,是很难做出解释的。中国的科学家很努力,这不假,但国外的科学家也很努力啊,为什么中国的成果就会不断增加呢?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当她去参加唐子风、王梓杰、梁子乐等人的聚会时,却发现这些文科生对此毫不惊讶。

  “社会需求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一旦社会有了某种需求,这种需求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发展。”

  这是王梓杰的话,不过据说是引用了某位伟人的原话。

  中国是目前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最高的国家。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机床需求,而这种需求将会推动机床研究的高速发展。

  这就是文科生们的结论。

  当然,这只是唐子风身边的那群文科生的结论。齐木登也算一个文科生,他的结论就是恰恰相反的,而这种相反的结论,在时下也颇有一些市场。

  肖文珺带着这样的结论去做过文献研究,然后惊异地发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