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谁先眨眼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行为。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夏一机,他们生产的车床从前年开始,连续降了六次价,现在比那些中小型企业的车床价格也就高出两三成,弄得那些中小型企业如果不降价就根本找不到买主。”唐子风最后说道。

  “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夏一机还真是一块硬骨头呢。”周衡脸色阴沉地说道。

  他们所说的夏一机,全称叫夏一机床有限公司,原来的名字则是夏梁第一机床厂。夏一机位于北甸省,也是当年机械部二局旗下的十八罗汉厂之一,主打产品是各式车床。唐子风当年组建机二零的时候,夏一机也参加了,是机二零的成员企业之一。

  90年代末,在国家机构改革的大潮中,夏一机被下放给了夏梁市,第二年便被一家名叫锦盛集团的民营企业收购,成为锦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锦盛集团是井南省的企业,最早是做五金工具起家的,创始人名叫高金明,是井南省芮岗市的一位农民。80年代末,高金明的独生子高锦盛大学毕业,回家继承家业。他一改父亲那谨小慎微的作风,大刀阔斧地与同行开展竞争,不惜赔本赚吆喝,硬生生从同行手里抢走了无数的订单。

  五金加工业务是很讲究规模化生产优势的。订单多了,生产成本就能大幅度下降,结果高锦盛的报价虽低,企业却依然有利润。但被他抢走订单的那些同行企业,就无法再生存下去了,要么破产,要么改行,全都黯然地退出了这个市场。

  等到同行退得差不多,锦盛集团成为某几类产品的垄断供应商,高锦盛再以各种名目慢慢地把价格再升上去,借以获得高额的收益。

  高锦盛的这一手,说破了也并不神秘,主要就是要有敢于与同行拼个同归于尽的勇气。高锦盛发起了一次次“谁先眨眼”的游戏,每一次他都是最终的胜利者。仅仅几年时间,锦盛集团就成为芮岗数一数二的大企业,高锦盛的名字,在芮岗的实业界也达到了能止小儿夜啼的效果。

  取得初步成功之后的高锦盛,又把手伸向了房地产业。凭着在制造业累积下来的财富,再加上胆子大,敢于赌,他在房地产圈子里也做得风生水起,名气很快就冲出芮岗,走向井南,再下一步就要走向全国了。

  收购夏梁第一机床厂,就是高锦盛准备走向全国的一个重要步骤。高锦盛是读过大学的,眼界很高,他看出机床行业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而当时夏一机刚刚被下放给夏梁市,经营状况欠佳,夏梁市打算挥泪甩卖,正是适合捡漏的时候。于是他便毅然出手,以区区几千万的收购价,拿下了这家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大型机床厂。

  收购了夏一机之后,高锦盛向夏一机注入一笔资金,使其恢复了生机。随后,他便故伎重演,命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