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二章 青年学者王梓杰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企不是唐僧肉,国企改制要严防国资流失》

  《是管理层持股,还是看门人监守自盗——对26家国企MBO的调查》

  《国企改制中的委托-代理困境》

  就在宋福来等一干饕餮挥动着刀叉准备瓜分国企这块大蛋糕的时候,一组质疑的文章陆续出现在国内各大权威学术期刊和核心报纸上。这些文章有的是从理论出发,探讨管理层收购中的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有的则是直接摆出事实,揭露某些具体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重重黑幕。

  这类文章最早出现的时候,还有一些激进自由派学者奋起反击,称这些质疑者带着僵化观念,声称要允许犯错误,对一个新生事物要有宽容的心态,又说国企这种形式不适合市场经济环境,你看人家美国,你看人家欧洲,不都是私企为王吗?更有人疾呼,国企应当尽早分掉,反正是肉烂在锅里,国家也没啥损失不是?

  但慢慢地,大家就发现风向不对了,几大报都用了极大的版面刊登此类文章,还配有措辞犀利的编者按,反映出上层对于这种观点给予了大力支持。再往后,一些领导的内部讲话也在私底下传播开来,大致意思就是前一段时间有些地方的做法太过头了,国企永远是国企,你大爷依旧是你大爷,这是不容置疑的。

  后知后觉的学者们赶紧转向,把自己此前写过的文章当成透明的硫化氢气体,直接无视了,转而开始跟风,用诸如“既要如何,也要如何”这样的句式,全盘否定自己过去的观点,引经据典地声称国有资产都是民脂民膏,岂容宵小染指。

  “这些蠢货,现在改口还来得及吗?这些人过去开会的时候,矛头直接指向我,还动不动就说我太年轻,理论功底不够。现在呢,不全都跟在我屁股后面捡我拉出来的东西。”

  人民大学的一间办公室里,有着“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头衔的王梓杰拍打着手上几份核心期刊,趾高气扬地对唐子风吹嘘着。这位在其他场合里人五人六的青年学者,在唐子风面前却是口无遮拦,尽显“叫兽”本性。

  最早那批质疑国企管理层收购的文章,都是出自于王梓杰之手。当然,文章的创意是来自于唐子风的,在唐子风建议王梓杰写一组这类文章的时候,王梓杰还曾经犹豫过,说在这个时候质疑管理层收购,是逆对理论热点,难免会被人批判。

  不过,王梓杰最终还是接受了唐子风的建议,并且使用了唐子风替他搜集来的许多案例,结合自己作为经济学博士生的理论功底,写出了一批文章,分投到各大期刊。

  在此前,王梓杰作为一名人民币玩家,自己出资赞助了一批学术课题,拉了许多大牛学者参与,在学术圈里积累下了不少人脉,所以要发点文章也没多大难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