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库危机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库没钱了,一出事儿,大家都装聋作哑推卸责任,谁也不想出钱去办事,还要互相扯后腿。

  最后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从上到下腐败透顶,全是混蛋,到了这个地步还不覆灭,还真是朱元璋遗德和张居正的改革在支撑。

  皇帝的内库其实在很多时候都能给帝国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聪明的皇帝更会合理利用自己的内库库存,而且一旦想办什么事情,内库存款是否充足,就能主导这件事情的走向。

  花国库钱办事,是要和帝国官员扯皮的,花内库钱办事,就没有人能说个不是。

  郭某人的内库钱款数量巨大,但是支出一样庞大。

  搞秘密工场就要花很多钱,搞临淄营更是一个无底洞,逢年过节给官员赏赐,军队立了功给军队将领还有士兵赏赐,平常偶尔的关怀,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内库支出。

  内廷几千人的支出要走内库,要是有什么大灾小灾的,皇帝也要从内库里掏点钱出来意思意思。

  皇帝看似富甲天下,拥有四海,实际上,也是一个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穷角色。

  为了保持体面的生活,保持皇帝的尊严,花钱那是没的说,没钱也要当有钱来花。

  所以每到王朝末期,皇帝们一个个的吃相都变得很难看,亲自下场和群臣抢钱,简直连皇帝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也不要了。

  也不是皇帝不要脸,实在是没钱用了,平常消费还特别大,再不搞点钱,那就真的要出问题了。

  郭某人的消费也相当大。

  所以虽然有大量收入,但是很多收入都是决定好了用处的,郭某人自己所用的反而不多,内库积蓄也有限,还想方设法在内廷减少支出,严控任何一笔支出。

  延德元年内廷十监建立以来,通过内阁审计司的把关,郭某人已经至少打杀了三十个吃相难看的内侍宦官。

  倒也不是不让他们捞点油水,捞点油水为自己的以后考虑,郭某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有些人吃相实在难看,犯了忌讳,那就没的说,把他们当做肥羊,养肥了,宰掉,钱还是归皇帝,归内库。

  可是庞大的内廷也总要有人办事。

  现在支出的数量不断增加,收益来源却没有变多,郭某人的小金库早晚要出问题,所以开矿挣钱也被郭某人看作是自己开源的好办法。

  这一点他就和明朝皇帝不一样了。

  明朝皇帝开矿,的确有一些太监给他赚到了钱,但是还有那么一部分,根本就开不了矿。

  那时节皇帝根本也不想着找专业人士去勘探,去事先踩点,往往风闻听说什么地方有矿,就派人去开,结果到了那地儿根本就没有矿。

  矿税太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是为了赚钱来的,搞不好这地方有矿的消息都是他们自己勾结地方官员放出来骗皇帝的,好不容易出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