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零五十八 问题主动找上了诸葛亮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队行军又会如何艰难?粮食转运又会如何艰难?我们能吃饭,能穿衣,难道是因为我们自己种植了粮食,织造了衣物吗?”

  司马懿眨了眨眼睛,一时半会儿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是他还是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于是他伸手探了探诸葛亮的额头。

  “不热啊,怎么说出这种话。”

  “我没生病。”

  诸葛亮连连摇头:“仲达,我来这里,是为了明白今后我回到洛阳以后到底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为了谁而做。”

  “你现在得到答案了?”

  司马懿看着诸葛亮,伸手指向了筑路的民夫们:“这就是你的答案?”

  “对,他们就是我的答案。”

  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生活的安稳,国家就会安稳,他们生活的富足,国家就会富足,如果他们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国家就永远也不会稳定,我们在洛阳所做的一切,都该是为了他们!”

  司马懿觉得诸葛亮的想法有点问题。

  他觉得诸葛亮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所以脑袋里忽然多出了这种略微荒谬的想法。

  他不否认诸葛亮说的有一些内容是对的。

  因为黎庶百姓可以生产,没有黎庶百姓生产物质,国家就没有东西可以用,他也就没有东西可以用。

  他清楚这一点,所以治理广至县的时候也相当精准的切入了黎庶百姓的真实需求,当地百姓也比较拥护他。

  但是黎庶百姓的重要性怎么能排在皇帝前面呢?

  如此浅显易懂的问题,诸葛亮也能弄错?

  还说拿这个问题去询问皇帝?

  按照当今陛下的行事作风,不一刀砍了你都算仁慈的。

  魏国不是侯国,不是王国,而是帝国啊我的小老弟。

  帝国帝国,有帝才有国!

  你怎么能把黎庶百姓看的比皇帝还要重要呢?

  虽然不认同,但是司马懿没有说出来。

  他觉得他把诸葛亮当做朋友,不该在这种事情上和诸葛亮闹矛盾,而且眼下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他离开洛阳的原因比较复杂。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想着在眼下这个混乱的局面当中急流勇退,暂且离开风暴中心的洛阳,暂且离开这个政治力量打散重组的洛阳。

  他和诸葛亮不一样,他只是一只小虾米,没有能力从中获取什么利益,稍有不慎,就要被卷入漩涡之中碾死。

  他是眼下司马家族的唯一希望,他可不能拿自己的性命还有政治前途去赌博。

  他家八个兄弟,除了大哥以外,还有六个弟弟的政治前途要靠自己争取呢。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诸葛亮一起离开洛阳,躲避政治漩涡,顺便积累从政经验,加深和诸葛亮的友谊的同时,也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司马懿办事,可从来都不会全凭感情驱动。

  诸葛亮的关系网络实在是太好了,运气也太好了,好到了让司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