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经堂内的说唱声_道门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用到。道门认为,人体与天地是暗合的,具体到手掌之上,也可以找到星辰天象的反映。如《阴符经》所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所以,每一个手诀都代表着特殊的含义。

  赵然当然不懂,不过却不妨碍他胡乱掐了个“兰花指”。

  道童们诵念九遍《戒律规范》后,刘经主鸣响铜锣,示意早课结束,道童们纷纷离座,赶往斋堂享用早饭。

  赵然和诸蒙则被刘经主叫住,向他们交代了一番经堂学习的要求。经堂是不当场讲授经文的,因为每个道童的学习程度不同,没法同时开讲。

  有些道童性子疏懒,十数年下来连《南华经》都没有读通;有些道童比较奋进,不仅《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至德真经》、《老子西升经》、《通选真经》、《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极经》、《太玄经》、《抱朴子神仙经》、《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外景玉经》都读过,连注解、疏议、纂疏等都看了不少,甚至《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这类大部头书籍都翻了个遍。道童们的学习差别极大,经堂教授们也没法同时讲解。

  因此,每天早课便是诵念九遍《戒律规范》,然后去吃早饭。早年间,无极院的道童们吃完早饭便要自行学习,然后到了晚餐之后再去经堂起晚课,向经堂教授们询问读经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至于道门典籍的阅览,则需要道童们利用中间的时间自觉学习。

  后来晚课的时间被更改为吃罢早饭之后,表面上的理由是早间头脑清醒,但赵然不惮以恶意揣测,觉得这么更改之后,其实便等若晌午之后便一天无事了,要干什么都方便。

  刘经主让赵然和诸蒙努力向学,利用空余时间到藏经楼看书,争取早日将功课的进度赶上来,二人当然是唯唯答应了。

  吃罢早饭后回到经堂,继续当天的功课,即“起晚课”。晚课上,蒋高功出来露个面,然后刘经主和陈静主坐堂,当场答疑解惑,其中刘经主负责答解科仪戒律方面的问题,陈静主负责解释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道童们的提问令赵然摸不着头脑,刘经主和陈静主的答疑解惑也让他完全听不懂,这很正常,他只读过《道德经》和少许《老子想尔注》、《老子西升经》,其他经书都没看过,属于最初级的学习水平。

  至于诸蒙,赵然觉得这厮摇头晃脑看上去听得津津有味,实则颇有装逼嫌疑——话说“根骨”就那么神奇么?你跟老子一样是初来乍到,怎么老子听不懂,你就能听得懂呢?

  从晚课上的表现来看,赵然很快就大致区分出了道童们的学习层次。其中那个叫马致礼的,学习最为刻苦,每三个问题里大概就有一个是他提出来的,而且每次回答他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