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_道门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家记得赵然的名姓——至少记得他姓赵,他却不知这两位的姓氏,这就有点尴尬了,又不好意思开口再问,于是只能在心底默默打个标签,分别称为“甲庙祝”和“乙庙祝”。

  当下,赵然满脸热情的说着客套话,把二人迎入屋中。这二位果然是来跟赵然交流关于红原地区布道事务的,赵然便也热情响应。

  甲庙祝就开始先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得云山雾罩,话里话外根本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甲庙祝跟这儿滔滔不绝,乙庙祝则在赵然屋中走动,慢慢挪到书案边,抬眼瞄了瞄桌案,见是一张还未写就字迹的白纸,又磨着脚步踱了回来。

  赵然明白了,这二位是来“偷经验”的。因此,甲庙祝讲完话,他也便云山雾罩着把话送了回去,听得乙庙祝坐不住了,连连起身想走。

  每次感觉这两位想走,赵然便用“你们听说了么”、“你们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在玄元观,他说”之类的话语给强行拽了回来。

  如是者三次、四次、五次……甲乙庙祝就在赵然屋里枯坐了整整一上午。

  赵然使坏,他自己挺着不去喝水,也故意不给这二位水喝,就装作忘记了一般。这两位哪儿有他在灵剑阁坐“洗心亭”的那份修行功夫,早就坐得屁股发麻、口干舌燥,后来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不顾颜面捂着脸强行告辞离去。惹得赵然暗笑不已。

  一顿中饭吃罢,赵然回到屋中,重新将墨汁砚开,刚写了个“红原布道疏”的题目,“笃笃笃”,门又响了。

  赵然去打开们一看,见是昨天上午讨论时,坐在自己正对面的一个庙祝。这个庙祝当时似乎在埋着头看话本小说,压根儿没发言,也没听别人发言,所以赵然对他一无所知,只能以“丙庙祝”代替称呼。

  丙庙祝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然后闪身进门,鬼鬼祟祟的又将门关上,低声道:“赵庙祝,我是来特地提醒你的,千万防着那谁谁谁,他刚才到我房中,把我们三个人的策论都偷看去了,看完也不打赏,还不投票,真真气煞个人!”

  一边说,一边蹭到赵然书案前看了看,脸上有些发怔,强颜笑道:“原来赵庙祝还没写啊,哈哈,那是我多虑了。总之记住我说的话,防着那谁谁谁,不要被他盗看了去!”

  说完,丙庙祝半点废话也无,转身就走了。扔下赵然一个人在屋里懵圈:“哥们你倒是说清楚,那谁谁谁到底是谁啊?”

  赵然给自己冲了杯热茶,喝了两口,把刚才那位带来的负面情绪消除,凝神思索片刻,重新理清了头绪,然后提笔……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赵然把笔拍在桌上,心说这还有完没完了?

  打开门一看,来的却是“丁庙祝”,赵然倒是对他有点印象——虽说依旧记不住名字,似乎昨日分组讨论时发过言,发言时夸夸而谈,内容不堪造就,毫无一丝可行性,听了开头便听不下去。

  这位丁庙祝年岁很大了,看上去没有六十也差不多,满头白发,身子颤颤巍巍,走动的每一步,赵然都怕他一跤跌下去再也爬不起来。

  进屋后,丁庙祝没有去书案上偷瞄,反倒很严肃的从怀中掏出一份文稿,仔细抹了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和皱褶,递给赵然:“赵庙祝,这是我今日费心写的策论,烦请赵庙祝斧正。只要提出一个错处,老道我就给十文钱,提出一个好的建议,老道我给一吊钱,如果这篇策论能被上头采纳,老道我给十两银子!”

  说完,丁庙祝转身就出去了,走前回头补了一句:“老道我还要去别的庙祝那里走动,身上只有三十两,散完为止,赵庙祝打紧一些。”

  赵然手中拿着那份策论,无语的看着丁庙祝似乎随时要栽倒下去的背影,心道有这份心思琢磨着到处散财,没心思好好打磨策论,你不扑街谁不扑街?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