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33章 王牌_寒门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的电磁波由联合商团单一制造,故而不用过多地考虑无线电波的相互干扰问题,仅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接收电磁波即可。

  联合研究院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终于寻得捕捉电磁波的方法,进而推出了联合矿石电波接收器。

  通过一根金属探针接触到矿石的一个针尖大小的点位,调整其在矿石上的接触点可以找到有半导体效应的接触点,利用该点的半导体效应,对调幅无线电波进行检波,从而得到音频信号。

  至于如何提示周围有电波出现,对联合研究院自然不是什么难题,一个通过捕捉电磁波来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很快便问世。

  联合研究院的无线电报装置跟很多电子产品一般,初代产品往往伴随着很多的问题,却是足足花费数年的时间不断地优化。

  联合研究院的无线电报分别遇到气候、距离、细铜线和信号干扰等问题,针对在实际运用所面临的问题,他们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升级。

  谷/span事到如今,无线电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却是能够肩负起传播信息的职能。

  其实林晧然在无线电报问世的过程中,主要是提供着一些理论基础,很多事情都是由联合研究院来完成,这亦是他创立联合研究院的初衷。

  终究而言,林晧然更希望成为带领华夏走上世界之巅的领袖,而不是一个钻研于科学技术的技术宅。

  由于没有林晧然的深度参与,致使无线电报的问世时间滞后了好几年,但亦让联合研究院可以独当一面,让联合商团得到了这个领域的数百顶尖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林晧然以他背后的联合商团无疑是做了一笔好买卖,已然是坐拥无线电报的技术和人才。

  有鉴于无线电报的重要性,从刚刚开始研制便实行了保密制度,而后测试和商用都采用联合商团的内部人员。

  像无线电报的电报员全部都出自于联合学院的生员,他们是经过筛选的优质生员,且拥有极高的忠诚度。

  电报员无疑是需要极好的记忆力,这样才能迅速地从特定的《电码本》上,发送或解读那些信号的含义。

  无线电报装置先是在联合商团内部进行商业运用,在成功运作一年后,林晧然选择将这个技术运用到军事作战之中。

  在世人还不知道无线电报是何物的时候,林晧然却已经完成了周密部署,悄然地打造一张无线电报通信网络。

  正是如此,在俺答率领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林晧然已经悄然打造了一张京城和九边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拥有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王牌。

  得益于无线电报技术的横空出世,京城和九边显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蒙古大营,两万骑兵经过一天的翻山越岭后,正疲惫地躺在营地中休息。

  轰隆!

  在一阵莫名其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