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0章 帝无恙?_寒门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姿态要多谦卑便有多谦卑。

  林晧然对着这些一心想要权力的京城官员亦是瞧得十分清楚,只是并不像徐阶那般笼络所有的官员。

  却不论是增强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推动优胜劣汰,都需要在明年淘汰一批京城的官员,用更有能力的官员顶上去。

  跟着很多官员的认知不同,他反倒觉得经过地方任职的官员更有能力,故而会让一些地方官员腾出位置。

  正是如此,虽然面对很多说情的官员,但却并不打算照单全收,却能推则推,而一些官员注定是要革职或外放。

  像光禄寺卿黄华则要革职,右通政使杨思忠会提拔到左通政使,而下官太仆寺卿朱大器会外放地方出任巡抚。

  虽然京察还没有开始,但一些事情早已经悄然推动。

  时间到了三月,京察的结果如期出炉。

  此次考察两京官员及地方督抚,在公布结果之时,看到此次京察竟然罢免官员达到八十六人之多,当即引起了一片哗然。

  只是在细看名单之时,很多官员则是释然,毕竟这八十六人中,徐党残部和山西帮便占了大半,像刑部左侍郎徐陟被罢官则不会有人异议。

  经过这小半年的清查,查抄徐家的工作亦是已经完成,所抄得的财物价值远在严家之上。

  正是基于这个基调,徐党和山西系官员在京城几乎是没有了容身之地,或被外放地方或被罢免官职。

  借助京察的这股风,亦是开始冠冕堂皇地完成了大清扫。

  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希烈是地地道道的词臣,曾经主持过顺天府的会试,前程可谓是不可限量。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有机会入阁拜相。

  只是王希烈因为是徐阶的门生,当年亦是得到徐阶的提拔和栽培,哪怕王希烈不在京察之列,却是被平调到南京翰林院担任侍读学士。

  如果说国子监还有一些权限,但到南京翰林院确实是彻彻底底的养老,却是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了。

  跟着王希烈相似的命运还不少,哪怕是贵为词臣,凡是跟徐阶有牵扯的官员亦是纷纷被外放地方或南京养老院。

  此事倒不全是林晧然党同伐异,而是徐阶富敌严家的家财被查抄出来,跟着徐阶关系密切之人自然要受到牵连。

  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是隆庆的帝师,单是他跟徐阶的这份关系,恐怕亦是无法再伫立于朝堂之上。

  虽然张居正现在保住了位置,但其声誉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毕竟没有徐阶的提拔,张居正又怎么可能从翰林侍讲学士两、三年工夫便入阁拜相,甚至张居正进入裕王府讲学亦是徐阶推荐的结果。

  正是如此,张居正不仅失去了徐阶给他留下的徐党政治资源,甚至已经失去了问鼎首辅宝座的可能性。

  只是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崛起的势头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