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郑永和戴笠_刺刀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郑永和戴笠

  在到达重庆并召开军事会议后的第二天,委员长欲委任郑永为总政治部第二副部长、中央训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等职,但郑永仅接受中央训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职,其它各职则婉言谢绝,并向委员长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我以为军人当以军事为主,兼职过多,则容易遭到非议,甚至会有误公事,专心于一职,虽然未必有大的成就,但却不至于耽误大事。”

  这是郑永对委员长的回答。

  郑永一直把自己定义在军人的位置上,插手政治的事也曾经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却很快被自己所抑制。

  偏偏委员长就是喜欢他的这种态度,他需要一个忠诚于自己,并且特别能打仗的人充当自己最得力的帮手,而自己的外甥女婿显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几乎是以强迫的方式,郑永无奈接受了一大堆的头衔。

  国民政府陆军二级上将、第三战区总指挥、总政治部第二副部长、中央训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航空委员会委员……

  这时的郑永俨然已经成为了仅位于委员长和陈诚之下的国民党党内“第三号人物”。

  这次简单的重庆之行,却意想不到的让国民党内部政治体系有了新的变化,此时的委员长在政治上有陈诚等人辅助,军事上有郑永独挽危局,委员长的地位、权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更加让委员长没有想到的是,在郑永即将离开重庆前夕,苏联特使柯尔金察罗夫为委员长带来了好消息,经过初步会谈,苏联已经同意了一个代号为“正义行动”的全面援华方案,并将派专人赶赴重庆具体商议。

  苏联的反应之快让委员长觉得兴奋而惊讶,原以为苏联会借着这次机会提出一系列的条件,但却没有想到对方这么爽快。

  只有郑永心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斯大林的提议中,由华夏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郑永所指挥的第三战区,是华夏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典范,苏联有“责任”,也愿意给予华夏第三战区更多的帮助,以协助华夏人民彻底的打败岛国法西斯的侵略。

  郑永有些哭笑不得,自己什么时候站到了斯大林一边了?

  但这个提议却正中委员长的下怀。

  一个能打仗并且忠诚于自己的将军,最大程度武装他正是自己所想的,而援助国家的提议正可以避免许多非议。

  在简短的商量之后,决定先将苏联援助物资重新武装以陆军111师、36师、40师、87师、88师和警卫师为主的几个昔日的德械师。

  计划在短时间内各主力师编制为一万五千人,重新编成五个军,每军各辖一个新编师,以应对未来更加残酷的战争……

  孔令仪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