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58章 庚字卷 风雪路(2)_数风流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不过就是一百多人俘虏,那也是拼尽全力才算是留下来的,这都快成了贺虎臣和杨肇基日后重返京营的倚仗了。

  若是没有这一战,没有这一百多科尔沁俘虏,他们铁定命运多舛,现在便是科尔沁人想来赎人,他们都不肯,非得要等到兵部亲自核准之后才肯谈赎金的事儿。

  “可是咱们这一趟从榆关接货,从榆关过来可就要远两三百里地了,这雪大路滑,只怕这运费还要涨一截啊。”白面汉子摩挲着下颌,“若是从运河过来,通州上岸,那就轻松许多。”

  “哼,只图轻松,那最好你就成日里呆在屋里陪你那婆娘罢了,到最后你看看没了银子,你那婆娘还会不会成日里对你和颜悦色?没准儿一拍屁股走人,找个有钱人做妾或者当外室,也比跟着你家贫四壁,喝西北风强。”白面汉子的同伴没好气地道:“走榆关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这运河沿线的税关多少?光是山东境内就够揭一层皮了,徐州那里更是直接加征三成,走海路上来,一切全免,只在榆关抽一次,通州这边过一道便能进城,何等划算?”

  两个人就在那里嘀嘀咕咕算计起来,听那话语里的意思,应该是要从松江贩布到京师。

  松江布目前仍然是整个大周量最大、品种最齐、颜色花式最多的头牌,加上水运方便,所以便是整个北方的棉布也开始兴起,但也还无法和松江布抗衡。

  王绍全就曾经和冯紫英说过,山东其实棉布产量也不小,质量也不错,但是在染整和花式上仍然逊色江南,所以山东棉布更多的是销售到辽东和口外以及本地,像近在咫尺的京师城反而是松江布更受欢迎,价格也更贵。

  “……,这些流民去永平府据说是修路,可什么路要这么多人?”

  “谁知道,密云怀柔那边都成了一片白地了,他们回去又能如何?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去永平修路也好,筑城也好,好歹肚皮总能填个半饱吧?”侧后方的一个紧抱着怀中包袱的小贩模样人懒洋洋地道。

  “哼,半饱?永平府还不是才遭了兵灾,蒙古兵不也打到了卢龙城下?就永平府那样儿,哪来粮食养活他们?自家都喂不饱,还能管别人?”

  “你懂个屁,不知道榆关港都开港半年了么?”小贩没好气地挖苦道:“你就知道盯着一亩三分地,现在辽西那边基本上都是从榆关港运货了,现在通州那边的粮、布都积压了,原来去辽东的货,现在需要起码少了一半,反倒是永平那边的铁料还往通州运下来了,弄得返程的车却还不找货源了,现在是到转过来了。”

  “若是都走这海路,这一路税关都免了,的确能节省不少,但是朝廷不能这样放任吧?”同伴还有些不甘,“那运河这一路不是就要少了许多生意?”

  “那也不至于,运河还是主要的,海运能有多少,榆关港就那一处,估计朝廷也就是为辽东考虑罢了,京师这边还不得靠漕运?”小贩摇头。

  冯紫英好整以暇的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这满堂话语都映入耳中,倒是一个难得的听取民间声音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