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渡头问海四夷近,莫解凭何怨当今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弯子对凌啸有所承诺,孰料凌啸却道,“我这次前来江南,所为之事公私难辨,当然,我定会密旨报给圣上,但是明面上,我却不予公开。否则。光是擅离职守一项罪名,我的这幅小肩膀就难以承受。所以还请魏叔代为保密,只需将此时告知傅督,请他留意防范即可,究竟怎么办,他们论职责秉公就可以了。”

  既然凌啸都已经这么说了,魏东亭也只得作罢,他久任要职,当然分得出轻重,凌啸此来,必不是游山玩水的,明知山有虎还要偏向虎山行,可见他到江南定有要事,说不定就是为纺纱事情而来的,只要派出大队人马保护好他,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贤侄与令兄不同,容若一向是先赞后责,你却是后赞先责,好一个纺纱五不可行,问得老夫哑口无言,后生可畏啊,想当初,你阿玛格尔楞也是如你这般豪情壮志,一晃已经二十年了,故人之子,已是文武全才好青春,真是长江前浪推后浪,后浪死在沙滩上啊!”魏东亭地感叹,让凌啸起了兴趣,魏东亭作为海关总督,也算得上是熟知海外贸易的经济人才,能当面和他交流一二,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当下马上问他,“魏叔,那个一条龙方案,您究竟是如何想出来的?”

  “唉!说来汗颜,是你魏叔根据朝廷历来官办铜盐茶马的模式,加上我那里一个西洋幕僚的建议,才炮制出来,结果成了四不像的,幸得你的提醒,要事真地大张旗鼓起来,百姓有难了。”魏东亭的话让凌啸万分诧异,“西洋幕僚?”

  “是个叫安德鲁的梵蒂冈教士,由于我们海关衙门有很多夷人事务,需要通事翻转些文书和对话,这才聘请于他在衙内,当时圣上问询各地督抚,我就征询一下他的意见,结果他说的一条龙即可以什么集权,又可以什么规模,当时就用了他地想法。”

  西洋教士都进了大清海关的衙门,这让凌啸更加好奇,“魏叔,现在的江南,夷人很多吗?”

  “倒也不多,他们都是希望来传教的,所以才在陆上久居,但是常年往返贸易地红夷很多。要知道西洋的思搬亚国已经把南洋的吕宋岛占领了,荷兰国也占领了爪哇,听说还有英格兰国和法兰西国分别在蚕食天竺和安南呢!”

  凌啸虽然不是学历史专业的,但是他知道郑成功从荷兰鬼子手里夺台湾,还有澳门被葡萄牙蚕食的事情,可是他不知道魏东亭说的这么多啊。天啊,现在才是康熙三十五年的1696年,整个中国的四边就都是洋鬼子了,要是加上相对较弱地北面沙俄和东面日本,简直是恶邻环伺。

  “魏叔对红夷的长短有什么看法,还请向小侄教诲一番。”对于西方列强日后的强盛,凌啸是刻骨铭心的,他忽然想听听这个时代里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