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官场这下子可就热闹了。

  凌啸眼珠一转,哈哈大笑道“怕什么。新官上任也是要骑马坐船的,只要他没有飞地本事,十天半月之内他们能够来湖北了不成?留守总督和巡抚谁敢不卖这个面子给我!等他们两个正主到了,难道还能抓住这种小事先开战火不成?要真是这么不通人情,我再和他们斗,别人未必会同情我,但是一定会知道是他们先行找茬。先生派人将吴椣和苏克济请来吧。”

  顾贞观倒是没有想到凌啸这招生米煮成熟饭,盯着凌啸一阵欣慰。这个家伙脑子还是很快的。当下又报上了另外的公事。

  “这份明发的谕旨里面,大大褒奖了侯爷的功勋。虽然没有什么赏赐,但是这次能够将知无堂在湖北地势力大部肃清,皇上十分高兴,在谕旨里称赞你的差事已经完成了一半。不过,余匪的肃剿和绿营的整顿,皇上要你更加上心些。还有,皇上令全国督抚上议事奏折,讨论三姝纺纱机地官办方式。”

  “没说要我凌啸也上折子吗?”

  顾贞观眼中精光一闪,道,“皇上的这份谕旨里面没说,但是我建议侯爷千万不要!”

  凌啸不解,“为何?难道先生不知道我的经济之道最为独步?”

  顾贞观肃然反问道,“你能确保你提的方案就最好?即使是最好的方案,万一执办之人出了偏差,最后的骂名你至少要担上一半!造出这种利于纺速的纺车,你是有功无过,名垂青史,犯不着再去冒险置椽。”凌啸还在品位之中,顾贞观的话更近一层,“更重要地是,明发谕旨都已经到了,可是圣上的密旨还没有到,这就是说,圣上经过考虑,根本就没有要你发表意见的意思!”

  凌啸悚然而惊,是啊,康熙的密旨一向都是快于明发谕旨的,越是这样,凌啸越是担忧,纺纱机这种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放在了东方的封建社会之后,究竟办的怎么样,恐怕只有自己能够了解来龙去脉,随时掌控运营方式地反馈和调整。如今康熙不向自己这个始作俑者问计,难道他是有什么异样地心思不成?

  “先生,你总是教导小啸爱国爱民,要是朝廷听了督抚们的建议,却不合实际,最后落得个伤害农桑或者导致粮食饥荒地后果,你我如何自处?”

  “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顾贞观显然很吃惊,他一个标准的文人,经济上懂得有限之极,不过他马上斩钉截铁道,“这恐怕就是圣上问各地督抚而不问你的原因吧。侯爷,总之,现在就算你上了折子,也很难得到采纳。万一真的到了伤农的那一步,到时候你才能补救。”

  他看到凌啸似乎有些不敢想象和承受那种后果,冷然提醒道,“以后等你做了一方父母,你就会知道,自己是造命之人,你的一言一行。即使出于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