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216,许秋前往手套箱配制了两个溶液,基于他的三代8系列以及学妹的B4T系列,即两个最高效率的3D-PDI体系。配制时,溶液浓度提高约4%,他打算采用今天刚制定的溶剂添加剂引入的新策略。

  随后,他利用学妹周日留下来的氧化锌预聚体溶液,以及清洗干净的ITO基片,旋涂了20片氧化锌基片,置于200摄氏度加热台上高温退火。

  下午,韩嘉莹和陈婉清乘坐校车离开,前往张疆做合成。学妹的主要工作是大批量合成她的第二代B3T/B4T材料,至少要拿到200毫克以上的最终产物;学姐新买的1,3-茚二酮(A单元)还在路上,她打算先把D单元的醛基化反应准备起来,等A单元到了就可以直接进行合成。

  一点二十多分,许秋进入实验室,准备做一批器件。

  孙沃似乎也有旋涂的想法,不过他看到许秋后,主动将手套箱避让出来。

  许秋朝孙沃友善的点点头,将退火完成的氧化锌基片传入手套箱,随后在两瓶溶液中用新策略小心添加DIO,接着轻轻晃动瓶子一分钟,让DIO均匀的分散在溶液中,最后清洗手套箱氛围5分钟,这才再次进入手套箱,开始旋涂。

  这次,他直接采用模拟实验室中摸索得到的最佳条件,作为自己的实验条件。

  在旋涂的过程中,许秋非常认真专注,试图抓住上次实验时一闪而逝的灵感。

  然而,20片器件旋涂完毕,并没有之前灵机一动的感觉出现。

  许秋只好无奈的耸耸肩,把这些器件传送到蒸镀舱内,开始蒸镀。

  在等待真空度下降的过程,他也没闲着,把学妹带回来的20多个产物和中间产物的样品,各取1毫克左右,装入核磁管,加入氘代氯仿溶解,去老化楼送了一次样,测试核磁共振氢/碳谱。

  从老化楼赶回来,他又马不停蹄的继续蒸镀、测试。

  最终,这批器件效率最高值达到了%,学妹的体系也达到了%。

  看到这个结果,许秋舒了一口气,不算出人意料,他也没指望一次性达到模拟实验室中的最高值%,只要能接近这个数值就好。

  毕竟,这次在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最高值和以往不同,以往可能是几次或者十几次的实验结果中的最高值,而这次经过反复优化后,是取近百次的实验结果。

  看上去是%,实际上大概是±%。

  这次20个器件中只有10个是许秋自己的,样本数量不算多,结果只要落在%附近就算正常。

  ……

  接下来的两天,许秋又连续做了两批器件,同时他还把那20多个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元素分析的送样。

  这些涉及到分子结构的基础表征测试,全部中间产物都要进行的;

  诸如光吸收、能级测试、显微形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