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傲慢与偏见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天虽然凯森没有跟王超宇联系,却也在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甚至专门从总部调来了一个负责DVD技术开发的德国工程师安德烈斯。

  这趟华夏执行安德烈斯很是不满。

  在他看来凯森这个家伙明显是反应过度了,华夏是个什么地方?那个地方的人怕是连饭都还吃不起,研究技术?这不是开玩笑嘛?

  有这么一个人做主心骨,自然让人放心。

  跟三人一起吃完了午饭,韩文昌直接约了飞利浦方的凯森联系上了。

  “华夏现在最需要研究的是怎么种庄稼,而不是搞什么DVD。当然我相信凯森那个愚蠢的家伙是被喜欢耍小聪明的华夏人给骗了,最可怕的是上层竟然也相信凯森那个愚蠢的东西。”这是安德烈斯在来华夏前一天,在酒吧里跟朋友说的原话。

  这大概也是安德烈斯这次来华夏的态度。

  一顿饭可以说是吃的宾主尽欢,除了谭言的心思有些复杂之外,袁志涛跟周书齐的感觉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振奋!

  如果说产线升级让两人看到了希望的话,那么现在韩文昌描绘的前景,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并不是韩文昌说的话多有感染力,而是这些天的相处,让大家能感觉到韩文昌不会夸夸奇谈,而是正儿八经在干实事的人。

  “难肯定难,但这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怎么样,光华厂必须先推行这种管理方案,我会亲自关注。小韩同志不会藏私吧?”谭言言简意赅道。

  这位副司长此时的心情极为复杂。韩文昌表现得越是耀眼,便越让他觉得揪心。华光厂怎么就不符合他的标准了?就算华光厂不行,部里不是还有其他企业吗?

  这也是实情,任何好东西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电子六厂没有遇到现在这种生死存亡,一大票职工眼见就要失业的情况,这制度同样很难推广。作为职工大家随便了大半辈子,突然厂区里这么严格要求,大家只会认为管理层在没事儿找事儿做。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生产效率不升反降的情况发生。

  这也是很多现代化管理制度在很多老企业推广总是遭遇水土不服的原因。

  虽然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是谭言明白,能够总结得如此具体,一般人还真做不到。不然那么多国企,那么多管理层,谁总结过这份方案?

  “这个方案,我看能全国推广!”谭言总结道。

  从袁志涛的手中接来这份文件,看完之后,谭言也沉默了。

  华夏很多经营难以为继的国企就是因为缺少核心的企业文化,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如果不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很难有所建树。

  不过这话以他的身份当然说不出口。更别提之前都已经答应了韩文昌,这件事儿他会想办法,出尔反尔的事儿,他还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