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9 东郡二文戍兖境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同在一城。两人都不是倨傲的性子,荀贞相信,他俩是可以团结一致的。

  济阴太守的位置,荀贞任给了现於徐州州府为吏,担任“部郡国尉曹”之职的刘馥。

  刘馥是沛国相县人。沛国在济阴的东边,两郡有一小段的接壤,因此刘馥与济阴郡的士族、士人,很多都是旧有交往,比较熟悉的。人头熟是其一,此外最重要的是,刘馥此人文武兼资,很有才干,绝非是那类只会清谈的所谓“高士”,他在徐州州府“部郡国尉曹”的这个职位上任职的这些时月,工作出色,被人评价为“精达事机”。

  用他治济阴,甚是适当。

  济北相,荀贞任给了徐卓。

  济北郡北接赵云现下所屯驻之历城,西邻东郡与平原郡,既是历城的后方,是关系到历城能否守住和稳定的一个关键,又是南起济阴、北到历城,这一条贯穿兖州、直到青州的整体西部战线上之北端面对东郡的一个重镇,於军事和政治这两方面,眼下明显的是军事重於政治。

  但政治方面也不能全然忽略不计。

  徐卓跟着荀贞很多年了,久经锻炼,在军事上没有问题;於政治上,他这些年一般都从在荀贞的左右,亦学到了荀贞理政的一些手法,大的不好说,但一个郡,他还是有能力管理好的。

  且其人聪颖胆壮,当情况紧急,比如曹操突然进攻济北,而来不及向远在徐州的荀贞请示该如何应对的时候,他必定又是会有胆量,敢於决断的。

  把徐卓用在济北,也很恰当。

  任城相的职位,荀贞定下用荀悦来担任。

  任城国的亢父城,战略地位固是相当重要,但在徐州军的地盘如今已经西至济阴、北到济北和历城的情况下,亢父的重要性其实已然不大。此郡的重点,已经不在军事,而更多的是在政治上了。任城是兖州最小的郡,只有三个辖县,相对容易治理一些,荀贞有心把此郡打造成一个“模范郡”,打造成一个在人文、民生等各方面都有突出优秀成绩的“新占郡”,从而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以提高他在兖州的声望。因此,他把这个郡的太守之职任给了荀悦。

  荀悦是荀氏族中,儒学修养、史学修养最高的一人,其亡父荀俭,乃荀氏八龙中的大龙,在海内曾有过不小的名气,且他是荀贞的族兄,用其治理此郡,非常妥当。

  山阳、济阴、济北、任城,是在这次战争中获得的四个郡。

  四个郡的长吏皆已确定人选。

  此时定陶郡府的堂上,戏志才正在荀贞,提出一个他深思而后得出的建议。

  他的这个建议是:把济阴郡濮水以南的几个县,分隔出去,另设一郡。

  戏志才说道:“刘元颖通达事机,是个干练的人,主公任他治济阴,自是知才善用,然而济阴郡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