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_大魏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等人真能有内秀?谈话能挠着痒处,不是简单的吹捧能做到的,别的不说,徐子先这一套话,先是指明当初昌文侯与南安侯有共事之谊,也点出与陈正志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但当年他小不懂事,没有与陈正志建立牢固的交情,现在深悔此事,潜台词当然是愿与陈正志结交,又不是说的很直白,恰到好处。

  这番话说完,陈正志自是感觉如沐春风,当下笑着道:“九弟现在越的是不凡了,说话令愚兄也高兴的很……日后还盼常来常往,为兄我也能多高兴几回。”

  两人一番对答倒是真的拉近不小的距离,陈正志又看了小妹两眼,笑道:“小妹个头长高不少,记得当年在岐州时还没有留长发哩……请两位赶紧随我到正厅去,父亲大人听说两位来了,高兴的很,急着叫我引进去见面。”

  “好,”徐子先道:“理应拜见陈侯。”

  陈正志笑笑不语,引着二人从仪门穿过,经过二门,直入正厅。

  徐子先前世也来过多次昌文侯府,不过都怀着郁郁不欢不得志的偏激,在府里经常不欢而去,被人视为怪人。

  今次进来,一路上不少低级的文官和士绅主动向徐子先拱手打招呼,这位南安侯世子已经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团练使一职岂是容易到手的?背后没有大人物操盘怎么可能?朝廷那一套军前历练的政事堂的堂札价值万金,而福建路这里也是有大人物帮着把堂札的利益最大程度的转化,一个空头宗室侯爵从文官角度来说屁也不是,但掌握了实权的宗室侯爵,那就需要郑重对待了。

  也有不少人想起了老南安侯徐应宾,中武进士,初授就是统制,然后是副都统制,岐州防御使,再上一步可能是招讨使,然后是都统制,如果不是岐州兵败,徐应宾到都统制,掌管一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徐子先,感觉这个少年比起其父当年更有可能成功,但也有人暗中摇头,南安侯府,真的不象是祖坟冒青烟的样子,也更有可能这个少年如他的父亲一样,冒起很快,但也会很快陨落。

  更有一些身处要津的文官,打招呼归打招呼,却没有丝毫接近与拉交情的想法。

  他们能打听到上层的消息,知道徐子先身后是齐王,而赵王一直对这个堂侄不假辞色,甚至多有为难。

  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权力之争,涉及到大权,不要说堂侄,就算是亲儿子也只能站一边去。众人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徐子先不依附赵王,而去依附远宗的齐王?

  这潭水太深,太浑,能不趟当然不要趟……

  一路行来倒也热闹,昌文侯府的布置,建筑,一切都以质朴大气为主,较少精细的雕琢与粉饰,不象是文官府邸,反而是和武将的家宅很象。

  可能第一代昌文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