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三章 旧识_大魏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先。

  有徐子先在,历史上那种北方将门纷纷降附,官员也选择投降被留用,燕京保持着基本的秩序,大量的中枢和地方官员被留任,北方迅速恢复秩序……这些估计都不会再出现,大量的官员会选择南逃依附秦王幕府,将门要么抵抗到底,要么也会选择南下。

  就如同今天的客人一样,徐子先步出高高的正殿,在几百步外,种纪和姚平忠二人随着徐行伟一道,正穿过殿门,往正殿这边走过来。

  三人俱是身高体壮的汉子,哪怕是寻常走路,举手投足间也是隐隐有名将风范,姚平忠行事有一些大刀阔斧之感,哪怕是步行时也是大开大阖,尽显心性。

  种纪却是有些紧守门户,谨慎小心又不失大气凝实之感。

  两人俱是最优秀的将门子弟,也是西北将门最优秀杰出的代表人物。

  此前徐行伟就招揽过两人,种纪和姚平忠当时都受伤至津海调养,就算如此,两人也是拒绝了徐行伟,并没有随船南下。

  一直到北伐大军被围困,不仅朝堂和民间为之震惊,最为难过和震动的还是北方的将门。

  身为将门子弟当然明白那二十万禁军精锐代表着什么!

  那是大魏对外防御东胡,对内镇压不轨之徒的镇国重器,有这二十万兵,东胡人不要想窥探神器,有这二十万禁军,内部的流寇便折腾不出大动静来。

  这二十万兵,不光是普通的精锐禁军,从队官到都头,到营指挥,营虞侯,军都指挥,军虞侯,厢都指挥,太尉,招讨使,都是大魏精华中的精华,从李国瑞到普通的禁军将士,都是精中选精,文官武将和普通士卒,一旦损失,大魏二十年之内都不要想恢复元气!

  两个青年武官的族人,加起来也有最少三十人在军中,从厢都虞侯到军都指挥,种家和姚家的精华也是在其中。

  虽然身为将门,战死疆场也是最好的结果,可是在这样的大战中,面临全军覆没,族人尽丧的结果,也是叫种家和姚家难以接受。

  其后栽培青年子弟,逐渐顶替上去,最少也得十年之功。

  朝廷开始征调南方禁军,还有慢慢募集新军,任用新的将门子弟充实军中,这些事就算慢慢做下来,于战争中锻炼新军将士和武官,任用选拔新的文官枢密统帅,一切都最少是以十年为时间线。

  就算有时间,也未必会再发现岳峙这样的全才,李友德这样攻击犀利的天才将领了。

  种纪和姚平忠此时若留北方,在禁军中当然是有更多的机会,可能三年内就到军都指挥,将门损失惨重,青年子弟更易获得提拔,另外朝廷也会给这些满门忠烈的将门子弟更多的机会,但种家和姚家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意叫这两个子弟南下。

  现在这种局面,明显南方更有机会,同时也是为家族谋退步,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