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小感慨_我当的哥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z4火不火,其实是件小事。

  但因为杨瑞无意间的小举动而让它有了明显的、好的变化,那种参与感还是让杨瑞十分开心的。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往往是从一些小事流露出来的。

  看着在坐的朋友,杨瑞这顿酒喝的少有的轻松惬意。

  当然,表妹的能力得到人家的认可,也让杨瑞有种“不负所托”的释然感啊。

  人,总是会长大的呀,以前那个小屁孩,居然也能给人家当设计师咯。

  杨瑞有点感慨,但比他更感慨的,还有别人。

  而且,他还遇到了。

  吴悠悠自打跟杨瑞诉说了公司的现状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过的忧心忡忡。

  经过杨瑞的一番开导,她倒是不太担心找新工作,只是总感觉自己重新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会比较长。

  不过,让她感到奇怪的,则是明明公司已经半死不活,但老板就是硬撑着不宣布破产。

  公司里的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主动提出辞职。

  在这种情况下,吴悠悠就更不好意思先走了。

  既然工资照发,气氛也一如以前的宁静祥和,何必再折腾呢?就算真的要走,也等公司实在撑不下去了再说吧。

  这是吴悠悠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隐藏属性——惰性的集中爆发。

  不过,就算再后知后觉的人,身边环境的变化再缓慢,也最终会有所感觉,这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从七月中旬开始,公司的业绩虽然依然没有任何起色,但吴悠悠却发现公司居然还进了新人。

  新来的,是两个总监,一个负责业务,一个负责财务。

  以往,财务大权从来都是只掌握在老板手里的。

  两位总监来了之后,对公司现行的政策做了些许的改变,谈不上大刀阔斧,但财务上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做了限制,对报销审核上严格了许多,以前同事出差非五星级酒店是不住的。

  当时老板的原话是“不住五星级酒店,会让客户觉得我们档次低。”

  但实际上不少出差的同事都会选择相对档次较低的酒店,但报销出来的费用依然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来,那么,多出来的钱他就自己揣兜了。

  而现行的制度,却是将标准降到了三星,并且只能去公司提前预定好的酒店,也就是说,即便他不住,那钱也不可能落到个人的腰包。

  至于出行的其他费用,以前是老板定个标准,五百块的费用给你打车,你选择坐公交,那剩下的钱依然可以落袋为安,而现在就必须出具发票,并且注明来往时间。

  也就是说你出行可以打车,什么转车豪车都可以,标准也不变,但你必须列出明细,如果解释不通,报销就不会被认可。

  仅仅这两项,给公司究竟节省了多少钱,吴悠悠不知道,但最起码“节流”的作用是肯定有的。

  最让吴悠悠感到惊讶的,则是那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