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刘燮夜至淮南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打算率军回到城内,然而命令还未传出,就看见队伍中已经零零散散有数十人在往汉军那边跑去了。这在出城的吴军中引起一阵骚动,全琮赶忙叫亲随向出逃的人射箭,一连射死了好几人,这才没有演变成更大的骚乱。

  但这也几乎完全打消了吴军与汉军作战的意志,在张昭的照应下,城上吴军对作势攻击的汉军大放箭矢,这才使全琮狼狈遁回城内。

  再见到张昭,全琮踌躇良久,终于吐出一句话:“张公,我看寿春是要不得了,还是把消息传给主公与吕、鲁二都督,让他们撤军吧。”罢,他几乎不敢与张昭对视。

  张昭对此并无意外,他叹了口气,反过来劝慰全琮道:“子璜也不必如此,敌军到底是朝廷大军,占有十州之富,麾下是百胜之师,就连曹操、袁绍这样的人杰也不能抵挡,何况你我?胜固然可喜,败也无足可悲。”

  全琮听得狐疑不已,连忙抬首纠正张昭:“张公过分了!怎能涨敌军气焰,灭我军志气!”

  张昭自知失言,立马改口:“我先去修书,倘若子敬、子明能安然撤回,用我水师在簇与贼军再战,未尝不能反败为胜哩!”

  全琮叹:“此事宜急不宜缓。张公,若是那边的汉军得了消息,先对我军展开猛攻,那他们就是想撤也撤不走了!”

  全琮虽然不能料到周不疑一夜立营,但确是吴军之中的智将。他心中所想,与刘燮事先计划完全一致。台圩处的汉军在将吴军逼回城内后,从六安迎来邻一批粮草,也宣布汉军已在簇完全立足。清点粮草的同时,周不疑即刻派使者向淮北传书,望刘燮立刻按计划发兵。

  只是这次的使者没有此前奇袭六安的好运气。他为了求快,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沿淝水一路北上,打算走捷径直奔淮北大营。孰料在半路上撞上了一支吴军的船队,他不得不转而绕远路,结果问路时,因口音缘故,当地的吴人看出他是淮北来的,便故意给他指错路。结果使得使者白白绕了两日弯路,方才将消息送到刘燮手里。

  而此时的八公山战场,已经开始长达十余日的鏖战。黄权将水师移回八公山后,与郭淮渡过淝水进行连营,而后按照刘燮此前的布置,汉军自西、南两面同时向八公山发起进攻。只是吃邻一次受挫的教训,汉军并不急于一战将全军投入战场,而是将全军分为十队,每次用两队进行进攻,其余各队则休整压阵,不至于露出使吴军下山的破绽。

  只是如此一来,汉军进攻的伤亡极大。毕竟鲁肃修建的八公山营垒,堪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了。他利用凸出的地势,在山砦间修建了数十道山梯,使得看似孤立的木围相互连通,往往能及时地根据汉军的动向调整人力分布,使得郭淮设计的几次声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