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双雄之末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黯淡少许,但神情却是分毫未变。

  此时距离两人上一次相见,已经过了足足十八年,刘备曹操都一时恍惚,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年轻时初次相见的时候,那时是在雒阳,刘备只是名腰间挂剑平平无奇的布衣游侠,而曹操则是士林中方举孝廉的后起之秀。但时过境迁,世事无常,如今双方地位逆转,一人已是大汉天子,另一人却是阶下之囚。两人仅仅对视一眼,很多话语就不言自明了。

  刘备微微靠在胡床边,对曹操笑道:“孟德别来无恙?”他身体依旧虚弱,以至于声音颇为飘忽,但也显得语气释然轻松,仿佛与曹操仍是多年老友。

  曹操也笑了,他说:“小恙,小恙,劳烦玄德担忧了。”

  刘备问道:“听说你最近忙于刀笔,莫非是在作诗?”

  曹操既点头又摇头,答道:“做了一首,但大体则是在着文,想留下一些治政心得。”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沓纸张,里面写满了字,由宫女转交给刘备。刘备接到手中,发现竟有二十余张,洋洋洒洒约有万余言,内容也诚如曹操所语,大部分是曹操对这几十年来自己治政的得失总结。并称自己之所以落败至此,是因有十大弊。

  一弊是早年故作清高,不肯依附袁绍,竟使得黑山与更苍联合,迫得自己出奔兖州,不得不依附朝廷,以至于声望大减。

  二弊是渤海大胜后,自己不敢突袭雒阳,而是持重求稳,先复兖、青二州,导致刘备等得援军,自己难破虎牢。

  三弊是派军久围定陶城下,损兵折将,不得寸土,实在应该先进攻豫州、徐州,如此也能奠定国力优势。

  四弊是不能与刘和相容,进而与幽州名士不和,诸多能臣不能重用。

  五弊是误中陈冲计策,派兵试图袭取相县,结果遭遇惨败,致使虎豹骑消耗殆尽,曹昂等人也因此战死军中。

  六弊是麴义归降后强攻平城,在战机已失的情况下,自己执意决战,误信鲜卑,结果一战惨败,骨干摧折,至今不能恢复元气。

  七弊是不能早杀麴义,致使连败后动摇军心,竟使得幽州举州倒戈。

  八弊则是纵容士人,封官太多,导致国用不足,治政不畅。

  九弊乃不能早去辽东,受声望所困固守信都,结果一败则走投无路,不得已出逃青州。

  十弊是朝臣结乡党,互相攻讦,至今不能制止。

  到文章最后,曹操以为弊政根源是“士风难正,国体已失”,炎汉绵延四百年国祚,实以军功为基,图谶为业,如今图谶多言汉亡,士子又贵文贱武,好乱乐祸,名实相轻至此,有识者当为之忧心。他又提醒刘备,如今西朝多用鲜卑、匈奴等胡夷为兵,虽然得逞一时之威,但长远来看,恐怕是养虎遗患,须得早做处置。

  刘备阅罢,心中颇有同感,他将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