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僵持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的季节,也看不出有结束的迹象。

  到六月初八,陈冲等夏收步入正轨后,开始着手收拾国内经济。

  自从董卓执政以来,董卓大肆收集国中铜器,铸成小钱,便连始皇帝留下的十二铜人也不能幸免于难,最终只剩下了铜人原上一座铜人。这些小钱即小也薄,不仅分量轻,连其中字迹也模糊不清,不知掺了多少杂质。而后以武力逼迫,让麾下以小钱强买强卖,收集物资以充作军资。

  三年下来,董卓郿坞恢宏富丽,百姓却饱受其害。世人皆知小钱轻贱,因此要么折价贱买,要么干脆弃之不用,以至于全国各地物价飞涨,米粮帛布均为寻常百倍。到了如今,关西各地几乎已不用五铢,转而以米粮为货币交易。

  在此前,陈冲在长安重置均属官,先调少府金银至太仓,而后又调送匈奴王庭的金银至太仓,而后于三月之际,派人至关东各郡国传令,言称六月之前,商人若至长安买卖货物,国家当以金银收买,且沿路郡国均不收关税,各州商人闻言皆骚然,不远万里前来长安西市,即使是隶属于更苍的徐州商人,也有至长安贩卖布帛锦绣的。

  三月间,均属官边卖官纸、官锦、官盐,边以太仓金银购买货物,前后得布匹十四万匹,马匹三万余匹,粟米等粮食二百万石。

  等到了现在,陈冲觉得万事具备,转而令长安均属官奔赴三辅各地,宣布换钱令。即以新钱换小钱,用百枚董卓五铢换一枚炎兴五铢。

  此令一出,各地大族皆哗然,此次朝廷新发的五铢虽说样式精美,分量足额,董卓五铢也确实轻贱,但岂有新钱以一值百的道理?黔首虽受小钱之害最甚,但无甚积蓄,拥有最多小钱的,还是大族豪强,一时间各地上表不断,都请求陈冲撤销换钱令。

  陈冲对此再发诏令,声称换钱之后,可以以持新钱至各地均输官处买卖米粮,以二十新钱换粮一斗。而关中的粮价,此时约为一千小钱一斗,意为可退让为五十枚董卓五铢换一枚炎兴五铢,但抗议之声仍旧频频。

  于是在均属官于三辅各地买粮之际,各地豪族一边囤积粮食提高粮价,一边派人换钱去均属官处兑换粮食,希望借此使均属官无粮可换,换钱令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孰料各县均属官皆手持二十余万斛储粮,无论三辅豪族如何囤积粮食,县府总有粮食兑换,以至于当地的粮价却不升反跌。直到七月之初,秋收已然开始,朝廷于各县征收赋税的同时,又用新钱从农人手中购买余粮,各地豪族唯恐粮价继续下跌,只能将手中小钱全数换为新钱。

  到了这时,粮食市价已稳定在二十余新钱一斗,均属官再以三十新钱一斛的价格向各地大族买粮,无有不卖者。直到八月底,三辅各地的换钱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