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三章:华虹,华晶,华为_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钢NEC。

  华国在芯片公关这一块儿,还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就像那句经典名言一样,让一小部份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动后富,改开的第一大受惠行业,当然是钢铁产业了,于是有了一项重要决定,让先富起来的钢铁行业,领衔投资芯片发展。

  令首都钢铁厂,与曰本NEC合股,建立了一条6英寸硅晶圆,微米工艺,集芯片光刻制造,与封装测试的长流程IDM芯片企业,取名首钢曰电。

  如果林岭东记得没错,应该是建了三年,于94年投产,对方的投资可比林岭东大得多了,4条sram生产线耗资5个亿,风光了几年之后,响应909工程,耗资10亿美元,引进微米DRAM生产线,生产4M-64M动态存储,结果以失败告终。

  于2002年芯片寒潮搁浅重组,重回钢铁行业。

  后来将张汝金请了回来创建中芯,才重扛大旗。

  这里需要讲一句,很多人认为,光刻机是个很复杂的玩意儿,需要点明的是,基础的光刻机并不复杂,它的原理,类似于胶卷曝光,借助曝光照射,刻出芯片上的纹路,需要用到光学镜头,所以大型的光刻机生产厂家,往往是尼康,佳能,飞利浦蔡司这样做照相机的研发制造。

  难的是极致的精度与芯片设计,极致的技术要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技术跟不上,就很难制造出高性能的芯片,在利润上很难竞争,企业就很难存活。

  高精的芯片设计,每一纳米的进步,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撑。

  林岭东很有自知之明,拾人牙慧赚钱就够了,造造单片机,生产点6502,量力而为,他可没愚蠢到和这个世界上最为精明的大脑,最为智慧的鬼才,最牛逼的一群人,在高精尖行业比划比划,来个华山论剑什么的,竞争个屁,吃力且不讨好。

  他心里只想捞钱。

  “我知道,已经快建成投产了吧?”林岭东说。

  罗主任接着道:“快了,厂房已经封顶了,年底可以完成投产,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华虹,华晶,两部大厂,到时候遥相呼应,这不就发展起来了么,你并不是孤军奋战,还有我们嘛,人才与市场也都是现成的,只要你点头答应,我们一定鼎力支持。”

  说来有些酸。

  华国的芯片产业,集中在首都与江苏,深城暂时还没发展起来,还没有一家像样的芯片企业,让领导们不得不急啊。

  林岭东笑着道:“华虹,华晶,是不是还有一家名叫华为?”

  罗主任微微一愣:“你怎么知道?”

  “呵呵,略有耳闻而已,听说他们交换机做得不错,在港岛也很有名气,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引荐一下。”

  罗主任点头道:“这个是小问题,你看,现在环境还是很好的嘛,你始终是个华国人,在印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