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9章水师请战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清宫,御书房。

  朱雄英自那日难得“放松”了一下,跟十三郎互殴了个鼻青脸肿,自然没脸顶着个熊猫眼上朝,索性开始了日常装病,躲在御书房处理政务。

  当然,这点小把戏群臣早就烂熟于心,很识趣地未曾点破。

  只不过方孝孺等人坐在御书房中,同当今天子商量正事时,偶尔瞟到了那两个熊猫眼,会憋不住笑出声来。

  对此朱雄英也只能无能狂怒,心中却朱十三这个王八犊子恨得牙根痒痒。

  正跟方孝孺大眼瞪小眼,三宝却是拿着两个黑匣子走了进来,立刻引起了朱某人的重视。

  这黑匣子便是借鉴雍正皇帝设立的密折制度,一种君臣交流的特殊方式。

  史料中记载,在雍正统治帝国的十三年当中,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紫禁城和圆明园中度过的,很少出京巡游,而如何做到在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靠的便正是这密折制度。

  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皇帝会把他叫到跟前亲自训勉,并交给他一个密匣,密匣上有道锁,而钥匙则只有皇帝和拿匣子的大臣才有。

  大臣会不定期地将一些重要情况写成折子,不走正常的渠道,而是用这个匣子直接送给皇帝亲拆御览,皇帝有什么指示意见,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然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所有内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

  这种保密工作十分到位的特殊交流方式,不但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而且使得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更加有利于君主集权,也加强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凡事皆有利弊,在密折制对加强皇权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消极的作用,比如说其本身就具有鼓励臣下告密之意。

  这种专制制度扼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扼杀新生事物的成长,当时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

  并且,众多臣僚用密折言事,所言内容彼此都不得而知,某人即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再加上雍正与众臣僚的关系亲疏不一,有人自恃与雍正关系较密借以挟持上司或他人。

  总而言之,这制度吧有利有弊,朱雄英也仅是方才施行,给予了少数封疆大吏与总督巡抚这等特权,准备看看效果再说。

  取出两个黑匣子的奏章一看,朱雄英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不对却是对李景隆这个混账东西写了一通废话极其不满,索性提起朱笔御批了四个大字————请节约纸张!

  不知道狐媚儿小白脸满心欢喜地收到回信那一刻,会不会因为某人的薄情寡义冷暴力,而黯然神伤,愁肠百结。

  康铎的表现,倒是令朱雄英十分满意。

  看来先前夺了他元帅一职,将他从人生巅峰打落下来,是一个极其正确的选择。

  小康康非但没有因此变得萎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