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火星科考团_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星,而是需要提前算好时间、位置来提前飞到火星轨道的某个位置,最终和火星汇合。

  这种飞行的方式在学术上有个专业的称呼叫‘霍曼转移轨道’,这是最节省燃料和能量的一种方式。

  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最终的飞行距离是2.5亿公里。

  如此漫长的距离,即便是根据科学家们的设定,飞船会以100公里每秒的速度飞向火星。

  算上快要抵达火星时的减速时间,最终需要花费30多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火星。

  如此漫长的时间都置身于太空的环境之中,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宇航员来说还可以接受,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对于李云帆这样的60多岁的人来说,其实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别的不说,在太空之中,每天都要坚持去锻炼,去踩健身自行车都是很累、很累的。

  这还仅仅只是去的路程,如果算上中间科考的时间,以及可能会前往小行星带考察的行程,再加上最终返回来的行程。

  整個过程可能要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如果中途有变动的话可能时间还会更久。

  对于李云帆这种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一旦出什么事情,可能就再也回不来地球了。

  “必须去!”

  “我已经留好遗嘱了!”

  “即便死我也要死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

  “我觉得火星上一定是有地外生命存在的。”

  “整个宇宙不可能只有我们地球是有生命的。”

  “没有地外生命比有地外生命是更恐怖的事情,生命一定广泛存在于宇宙的一个个角落里面。”

  李云帆非常坚定的说道。

  说完就径直朝外面走去,‘飞星号’宇宙飞船这里已经有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开始登机了。

  这一次前往火星参与科考的人非常多,整个团队足足有200多号人。

  这里面除了工程师、宇航员、机械师之外,最多的就是科学家了。

  不仅仅有飞云科技研究院的科学家,还有国家队的科学家。

  前往火星科考的机会,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有不少国家队的科学家都想去,尤其是宇宙天文科学家和生物学家。

  宇宙天文科学家前往火星科考自然是为了研究宇宙天文学、研究火星、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等等。

  生物学家前往火星科考主要是为了寻找地外生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都认为在十几亿年前的时候,火星应该是一颗生命星球。

  因为目前所获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火星曾经应该是有生命的,并且火星的条件也应该是可以孕育出生命的。

  生物科学家们就行要去火星这边寻找生命的痕迹。

  如果能够找到火星上的生命痕迹,哪怕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这也将是本本世纪最伟大、最重大的发现了。

  想去的生物科学家很多,其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