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3章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

  其实,排除李毅安是个资本家之外。

  南洋与俄国是高度相似的,至少在工业方面他们是非常相似的。

  俄国大部分工业都是建立在30年代,要不然便是在战后按30年代的标准重建。50年代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力于这批工厂和矿场。

  南洋的工业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是靠着德国的专家工程师们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是本质上都是30年代的技术标准。

  当然,欧美各国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战后各国为了加快重建速度,也都是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进行重复建设。

  这些过时的工业架构不单效率低,而且耗能大,污染环境。所以,到了60年代,他们会面对的问题都是相同的——一边是供求关系变化,随着德国工业产能的恢复,各国市场供大于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边是落后的工业架构,带来的高昂的生产成本。

  原本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显,但是最终,一场石油危机,把所有的问题都激化了。于是西方国家迎来了噩梦般的70年代,其实也就是工业转型阵痛期。

  李毅安站起身,说道,

  “从计划的实施上来说,为了加快速度,保证计划进步,往往倾向于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也就是30年代40年初的工业架构,虽然偶尔有些许技术革新,但整体工业架构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现在已经了五零年代了,而我们却用三零年代的工业架构,去进行新一轮的工业建设,这样的重复建设,现在看不到问题,但是将来呢?”

  不过保罗解释,不仅没让左孝翰弄明白,反而让他更糊涂了,说道。

  “相比于一四计划通过工业的直接投资的建设,“二四计划”的核心,是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是啊,这就是问题!”

  “这……可是现在新技术并不成熟,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吧,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发展吗?”

  “2000万吨太少了,从长远来说,可能是会是1亿吨!”

  “我们并不仅仅只是实施追赶型现代化国家发展战略,同样也要在追赶中,抓住技术变革这一弯道超过的机会,利用抢先优势,紧抓科技发展,实现科技上的创新突新,并以此来带动南洋的经济发展。”

  李毅安一边说,一边打开计划草案说道。

  就在双方争论不已时,石油危机的爆发助推让世界油价高涨,给作为石油出口国的俄国带了泼天般的富贵。

  “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难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发展吗?阁下不是一直在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吗?

  作为通产部总长,左孝翰自然知道“二四计划”制定的计划方案,依据是什么,是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制造的,当然也增加了一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