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3章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

  创新往往始于一个构想,甚至是突发其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冯清云200公里高速铁路的构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现实吗?

  如果是放到其它国家,冯清云的构想肯定会被当成“妄想”,是不科学、不现实的,但这里是南洋。

  倒不是因为南洋可以成就梦想,而是因为南洋有一大票来自德国的工程师。作为第三帝国的元首,希特勒不仅想要把柏林建成世界之都“日尔曼尼亚”,还要建造一系列巨大的,足以吸引世人眼球,让世界民众彻底臣服的东西,来显示德国强大。

  在这其中就包括有“全球超级高铁网络”,希特勒认为战后的第三帝国,会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而不是大英帝国那样的海洋帝国,所以非常有必要建造一种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系统。

  于是乎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国的工程师们开始研究起了超级高铁,从3米宽的超级宽轨到250公里的时速。宛如梦幻一般巨型列车,虽然直到三德子灭亡,都没有造出来,但是他们确实取得一些成就,比如“无砟轨道技术”,比如无缝轨道技术。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工程师们相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虽然造不出希特勒梦中的“超级高速列车”,但是制造出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列车还是没有问题的。

  “……基于婆罗洲城市一体化的必要,我认为采用最高时速250千米,均速200千米的超特快列车,将有助实现“四小时交通”的构想——即南洋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时间为四小时……”

  “先生,这么说,您是支持我们研究高速铁路了!”

  看着面前有些激动的年青人,李毅安笑了起来,这显然是一个没有政治敏感性的技术人员,其实今天他们两人之间的见面,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支持修建高速铁路。

  他们可不管这个“四小时交通”现实不现实,重要的是什么?是新闻要有嘘头。

  放下记事本的时候,看似平静的李毅安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但是高铁将会改变这一切。而高速铁路将极大地提升了地方的交通便捷性,高速、直达的出行方式,将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大大提高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效率。

  “领先世界的高速铁路,不仅将会成为南洋的一张名片,而且通过研究高铁势必将会提升南洋的铁路技术水平,或许受限于自然条件,我们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铁路大国,但是却可以成为铁路技术强国,在未来向其它国家输出铁路技术。”

  “降低车重是提高速度的前提,除采用流线型的车厢外,车厢也将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

  “梦之超特急……”

  哪怕是在四零年代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