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章 借自行车_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借自行车

  回到家已经快要晌午,姚卫军把花生放进了平时睡觉的西偏房,然后出来帮奶奶做午饭。

  中午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上地回来,问起去女方家退婚的事儿。

  姚卫军简单解释了下,便埋头吃饭。

  “再歇一下午,明天给我上地干活去!”下午父亲带着家里人出门前,没好气的冲西偏房喊道。

  姚卫军在屋里含糊应答一声,没真的放在心上。

  等全家人都出去了,他这才提着半袋花生,来到了院子里。

  烧上一大锅水,里面放了些做五香花生的佐料,花椒、大料、香叶、桂皮跟小茴香籽儿。

  然后把三十斤带壳花生全部倒了进去。

  水烧开后,浸泡了会儿,便捞出来摊在院子里晾晒。

  “今天太阳够大,晒上一会儿就成,赶在地里没下工前,完全有时间炒制出来。”

  姚卫军估摸了下时间,打量着院里的环境。

  老姚家四间土坯房,外加东西偏房,总共住着十一口人。

  奶奶住正房西屋,父母住东屋,中间的外屋也叫客厅,平时招待来家里串门的人或是全家人开会,都在这里举行。

  正房最东边还有单独开门的一间,以前是大哥两口子的房间,但前几年大哥死于一场人为事故,如今二哥二嫂带着两个侄子住在里面。

  东偏房连着东面院墙,有两间,一间是饭棚用来做饭,另一间住着大嫂跟九岁的侄女。

  西偏房也是两间,姚卫军跟马上要结婚的四哥姚卫涛住一间,另一间则放着杂物,里面还养了几只鸡。

  姚卫军还有个三姐,前几年已经出嫁,平时偶尔回来住一晚,就跟奶奶一个屋。

  不大的院子,住着十一口人,在这个年代一点儿也不稀奇。

  尤其姚卫军所在的碱场村,因为土质原因,地里冒碱花儿,严重影响庄稼收成,各家各户过的都很艰苦。

  只要不是家里有人结婚实在住不下,一般都不会舍得花钱雇人脱坯盖房。

  好在承包责任田的事儿,生产队已经放话了,今年秋收后就会实行。

  到那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相信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姚卫军趁着晾晒花生的时间,把家里的大铁锅刷洗干净,剩余的所有佐料都放进了锅里,又加了些粗盐粒。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回房间休息了会儿后,这才收起晾晒差不多的花生,再次倒进了锅里。

  然后灶洞里起火添柴,开始炒制起来。

  他上辈子四处流浪,跟市井小贩打过无数交道,也做过不少小买卖,对于炒制花生瓜子这种活儿,一点儿也不陌生。

  没多久,饭棚里便开始有香气飘了出来。

  原本还有些潮湿的花生,在铁锅里渐渐被烘干水分,同时附着上了各种佐料的气味儿。

  姚卫军擦了擦额头的汗,剥开花生放进嘴里尝了尝味道。

  虽然此刻还有些烫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