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村部_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的,打算搁那儿盖上几间。”

  姚卫军如实说道。

  “成,过两天村里派人重新丈量土地打灰钉,到时你联系他们,把盖房子的地方用石灰圈出来,我这边会登记的。”

  李启明爽快点头答应下来。

  这个年代农村审批地基一般村支书就能说了算,只要村支书点头,事儿就算成了。

  姚卫军当面表达感谢,随即话锋一转,提到了那辆摩托车。

  “这事儿守山倒是跟我说过,不过军子,你确定要花那么多钱买下来吗?”

  李启明好心确认道。

  “嗯,这几天我钱都凑得差不多了。”姚卫军认真点头。

  “成吧,反正以后分了地,大家各过各的,村里也无权干涉任何人的日常生活,你真想买的话,那村里就便宜点儿转给你好了。”

  李启明继续道:“这件事等村里分地的时候吧,刚好把卖摩托车的钱,一块儿算在集体的收益里。”

  姚卫军在意的两件事儿谈完,在村部又坐着聊了会儿,便出门离开。

  结果刚走出门口,迎面碰上了低着头赶来的春桃。

  “春桃姐回来了?”

  他笑着打招呼,上次春桃说是回去离婚,没成想这么快又回村里来了,估计是在婆家又吵架了。

  “嗯,我找支书有点儿事,军子你先忙,有空聊。”

  春桃看上去情绪不太对劲,眼睛红肿,神色落寞,冲姚为民艰难挤出一丝笑,说完便低头进了村部。

  姚卫军没兴趣知道她找村支书具体什么事儿,大步离开了村部。

  接下来的几天,他在卖光了手头的瓜子花生后,没有继续炒制,而是空闲了下来。

  无他。

  如今地里的玉米棒子都收回了打谷场,村里人也开始陆续来到打谷场干活儿。

  北方一年要过两个秋收,一次是六月份的麦秋,收小麦,再就是九月份的大秋,收玉米。

  玉米自地里运回来后,要经过扒皮、晾晒、脱粒、再次晾晒以及收装、入仓这些环节才算完活儿,这个年代机械设备短缺,全都需要人工来干这些活儿。

  因此,秋收最后这几天,打谷场便是村里人干活的场所,姚卫军想炒货,就不那么方便了。

  虽然买卖暂时停了下来,可他目前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首先明天是星期天,城里的四哥姚卫涛会回来,按照父亲的意思,全家人坐一块儿,商量分家的事儿。

  再就是等摩托车到手,需要去趟县郊的邢各庄,打听生瓜子的货源情况,以及跟许文远见个面儿,确保以后带壳花生的稳定供应。

  最后是一些杂事儿,比如要雇佣人手帮他炒货,提前还要跟大嫂聊聊,由大嫂替他看着点儿。

  还有盖房子,得找个像样的装修队才行。

  另外虞秀楠那边儿也不能一直晾着,找时间多见见面儿,增进下感情。

  “一件事一件事的来吧,没必要那么赶时间,今天先找给村里丈量土地的广胜伯他们,把盖房子的地基圈出来。”

  姚卫军心情轻松,一路溜溜达达的去了村外的地里。

  很快远远就看到了马广胜带着几个人,正拿着皮尺丈量田地,算好亩数后,在地两头打灰钉。

  灰钉是一种地方性叫法,简单说就是量好田地亩数后,在地两头,用石灰浆做出标记。

  一般是先在地头指定位置把木棍砸进去半米多深,然后取出木棍,再灌进去灰浆。

  这样的灰钉标记很难被改动,不至于让爱占小便宜的村民,偷偷移动位置,侵占到别人家的土地。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