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点映_谁家顶流摆成这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白污人清白啊!”徐年就差喊冤了。

  徐年的方案其实很简单。

  一句话可以概括,向上面建议整治滥用信息传播主导权的行为。

  附带打击打击什么营销灰产之类的。

  至于他徐年个人……哎呀,这点小事不重要,能透过这点小事让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废话!

  都特么清朗了,他徐某身上这点负面舆论影响还算个事?

  当然,这事肯定急不来。

  章雅薇只能以‘受害者’身份慢慢推动,而不是通过家里资源去怎样怎样。

  那不是推动,那是想教人做事,属于不知亖字有几横了。

  …………

  …………

  11月3号,《唐人街探案》在京城开展首次点映。

  点映场次安排的非常非常少。

  仅69场。

  远低于正常水准。

  须知,近期没有出彩新电影,有点讨论量的都是十一档那些延长了播放密钥。

  也就是说,排片完全不紧张。

  而且,李成不仅自己资源不差,发行方也不差。

  但,李成还是这么安排了。

  原因其实也简单,徐年身上的负面影响只是降低了一些,仍在持续。

  大面积点映反而不如小规模点映,更好积攒口碑。

  毕竟哪怕是为了去看看徐年,也会有不少徐年的粉丝买票入场。

  比如……眼下。

  徐年和李成等影片主创人员出现在京城某个影院放映厅。

  现场瞬间沸腾。

  有种观众全是徐年粉丝的感觉。

  “哇!居然是我选的这场,好幸运!老公看我!”

  “徐年,徐年,看我看我。”

  “卧槽了,没想到现代电影镜头都不能完全展现出徐年的帅气?!本人这么帅的吗?”

  “惊了!难怪没什么作品也能成顶流,这么帅我是女的我也爱啊。”

  “……”

  荧幕前,李成看着观众席众人,先是开了个玩笑:“现场不会全是徐老师的粉丝吧?”

  “那我们这电影的口碑可怎么办呦。”

  观众们都笑了。

  哪一场点映都不可能全是徐年粉丝,因为会邀请一些专门撰稿的影评人。

  开过玩笑,李成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各位觉得徐老师在片里的表现怎么样吗?”

  放映厅不大,大家的声音很容易传播到位。

  有人说:

  “我觉得挺自然的,一点不出戏,不过有种看不出什么演技的感觉。”

  “我也有这个感觉,跟我想象中区别很大。”

  “……”

  简单互动了几句,照惯例将主动提问机会交给了现场观众。

  第一个就是徐年粉丝:“老……年哥儿,你的戏份那么重要你怎么演好的?”

  “不懂,得问李导。”徐年轻笑着回答,“印象中我的戏份基本是一遍过。”

  “哈哈哈……”

  现场哄堂大笑,对徐年这么直接吹嘘自己,大家觉得还挺有意思。

  很快,放映厅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第二个还是徐年粉丝:“年哥儿,我刚才回想,总感觉你很有戏剧效果?”

  徐年好笑的摇头:“别捧杀我,我基本没参与过喜剧戏份。”

  “年哥儿,这次针对你的风波这么大,接下来还会拍戏吗?”

  “会。”

  “我想问,徐年为什么给我一种没有演技但又不出戏的感觉?”

  “这个问题请李导回答。”

  李成直接不要本钱的吹捧:“因为徐老师天生是演员,无需表演就是戏!”

  也有人问到那些很有笑点的场面,林树他们统一了口径:“暂时不方便说。”

  有种要吊胃口的意思。

  ………

  接下来几天,徐年每天跟着李成他们跑一场点映。

  虽然票房好坏与他无关,但他很是尽心尽责。

  毕竟要重新谈下两部票房分成的嘛……也还要翻盘的嘛。

  在舆论面上,唐探1仅仅略有口碑。

  而且因为之前的反感情绪记忆犹新,再加上李成故意克制宣传,效果不显著。

  9号晚上,唐探1的首映预售全面展开。

  网上的相关讨论量终于开始节节攀升……

  600月票了,欠更+2。(明天上架,滚去码字了)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