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破解失败和中文论文!_科技帝国从高分子材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说道:“不是我觉得,而是已经在发生了,短短的半年之内,我们的COOLMAX,东丽的Softwarm,旭化成的Thermogea,太多原本垄断市场顶级纤维技术,被昆仑公司掀翻在地,最近甚至传来东洋纺织破产的消息。”

  “从X1到X2,那帮华夏人已经把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化纤产品,挨个打了一遍,至今未逢敌手。”

  “接下来呢?X纤维的强化版本,衍生版本,会不会进入更多领域?例如橡胶业,轮胎业,医疗业,军工业?”

  “你看到只是小小的纤维?但很有可能,那就是颠覆世界的基石啊!毕竟没有人知道,在X纤维的基础上,究竟能够发展出多少种衍生科技。”

  纳尔逊的话让杜兰德感到震惊,X纤维并不可怕,关键是这种超级蜂巢结构纤维,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潜力,将来可能在更多行业里发光发热。

  忽然,纳尔逊的手机发出震动,他看了一眼屏幕,随即眉头紧锁,对杜兰德说道:“是我们在华夏的研究中心。”

  平心而论,杜邦集团的强大并非没有理由,他们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加重视研发,遍布全球的试验机构不提,仅仅在华夏上海,就拥有一个大型研究中心,八大实验室,雇佣数百名博士以上等级精英研究员。

  杜兰德在一旁看着,纳尔逊越来越严峻的面容说明,事情恐怕不简单。

  终于,纳尔逊挂断电话,露出一个疲惫的苦笑。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纳尔逊抓了抓头发说道:“昆仑公司的X3型纤维已经大量上市了,那是一种弹性纤维,和我们的莱卡纤维针锋相对,但性能远远好于莱卡,我们在华夏的实验室初步测算,综合性能大概是莱卡的三倍左右。”

  杜兰德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历史又一次重演了,夏末时候,昆仑公司推出X1型纤维,打的杜邦COOLMAX溃不成军。

  当时间来到冬季,昆仑公司再推出X3型,目标直指弹力纤维之王莱卡,杜邦公司再次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这是有仇的节奏?

  纳尔逊顿了一顿,又说道:“更可怕的是,华夏实验室除了测算X3型纤维的性能,还收到一条小道消息。”

  “传闻昆仑公司在X3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叫做银霜的防弹纤维,其性能远远好于我们的凯夫拉,甚至超过第三代PE防弹纤维,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大规模投产呢。”

  “以我们现在和华夏的死敌关系,这个消息恐怕已经让五角大楼里的那些人,暴跳如雷了吧。”

  呼~

  杜兰德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了纳尔逊为何会如此担忧。

  预言正在一步步实现,X纤维宛如病毒般疯狂复制,变异,从一个型号变成两个型号,再从两个型号变成三个型号,直至组成军团,摧毁这世界原有的体系和规则。

  要知道,昆仑公司才进入化纤行业半年啊!

  他们就已经逼死了东洋纺织集团,还杀进军工市场,成了PLA的冬装和防弹衣供应商!

  如此发展速度,简直非人类!

  COOLMAX,莱卡,凯夫拉,转眼间,连续折损三员大将!

  饶是杜邦集团家底丰厚,被称为化纤之王,又能抗住几轮这样的攻击?

  “太狠了…这些该死的华夏人!”杜兰德的双手攥拳,怒不可遏的咆哮道。

  ……

  阿嚏~

  冷不丁,高原打了一个喷嚏,他走到空调跟前,用手摸了摸出风口。

  暖风依然强劲,只可惜自己这间办公室面积稍微大了点,封闭也不是特别好,室内温度完全无法和北方有暖气的房间相比。

  这里之前是纺织面料工厂,条件的确是简陋了一些。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高原盯着屏幕上的内容,检查错别字,态度非常认真。

  论文毕竟是要拿给全国同行看的,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高原好歹也是个要脸的人,他可不想在人前出丑。

  至于为什么只给全国同行看,而不是全球,原因很简单,因为高原关于X纤维的论文,使用中文写的,外国同行能不能看懂,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揉了揉干涩的眼睛,高原点击鼠标,将论文保存,而后想了想,他又打开材料论坛的首页。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