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各方反应和防弹的X3!_科技帝国从高分子材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狂热的追捧,风头无俩。

  而昆仑公司的合作伙伴们,则一路气势如虹,疯狂在全球攻城掠地,飞快蚕食原本西方,特别是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西方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谓促销抽奖,所谓买一送一,所谓广告宣传,都只是辅助手段,真正导致昆仑公司势如破竹,其实是靠着科技的力量!

  悄悄的,蝗虫这个外号在西方不胫而走,它代表着一种寸草不生的战略清洗能力,也代表着高原的合作伙伴战术,集中华夏境内的优势力量,一鼓作气,抱团出击!

  “该死的东洋纺集团,他们究竟干什么吃的!?竟然被华夏人攻击到破产,真是太丢脸了!”

  “东丽不是号称日本材料界第一大手企业吗?为什么还不反击!?”

  “杜邦和3M集团联手研发的新雪丽二代呢?速度也太慢了吧?”

  和华夏这边的欢欣鼓舞不同,日本和欧美化纤领域,主要是在质疑和谩骂。

  虽然华夏生产能力相当强悍,但全球五十大化纤巨头,华夏仅占四家,是典型的产量多,而质量与研发不强。

  试问这个世界上,最畅销的,性能最优良的化纤产品,有哪种是华夏发明的?

  答案是几乎没有。

  所以他们才会对昆仑公司横空出世,迅速占领技术高地,凭着X系列产品横扫全球,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愤怒。

  过去的打工仔,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老板?这才是最让人不能接受的。

  尽管外面的世界血雨腥风,可如今的高原,却异常低调。

  他利用闲置厂房,给自己隔出一个单独的实验室,没事的时候就呆在实验室里,除了许轻舟,曹非鱼,还有那位名叫周鹤林的小助手,高原很少见其他人。

  实验室的黑板上,写着许多指标,断裂强度,延伸率,回弹率,耐热性,耐酸碱性等等。

  高原不断将合成的纤维样品交给周鹤林,而后再由隔壁测试组进行测算,最终结果写在黑板上。

  如果高原不满意,会对纤维样品进行调整,然后重新测试。

  生化环材,为什么是四大天坑专业?

  首先是就业形势不好,工资比较低。

  其次工作枯燥乏味,每天从早到晚做不完的试验。

  别看研发部规模已经破三百人,更有国家实验室的顶尖力量协助,依然不得片刻清闲,经常加班到深夜。

  生活一直这样充实而忙碌着,直到一月初,东洋纺宣告破产的消息传来,高原也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实验室。

  此时的江南阴冷潮湿,令许多东三省来的壮汉,也叫苦不迭,而高原却只穿一件衬衣,站在厂区最大的那块空地,迎着正午的太阳。

  想了想,高原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

  不久后,电话那头传来韩畅的声音。

  众所周知,PLA在昆仑公司下了一笔巨额订单,为全军换新式冬装。

  可惜由于牵扯太大,军方又节俭惯了,库存旧款总不能扔掉,所以这次换装行动将分期两年,今年只给一线部队换上,大多数人还要等到明年冬天。

  现在高原是军方的重要供应商,和韩畅的关系也相当不错,稍微问候几句,高原便直接开口道:“我给您那里寄了一些新款样品,要是有时间的话,还请您给点评点评,多提宝贵意见。”

  韩畅微微一怔,高原的情况他十分清楚,于是惊喜道:“样品?那么说,X3型纤维开始出货了!?”

  “果然是件大好事,值得庆祝!不过X3型属于弹性纤维,军队用量不会特别大,你就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再拿一张大订单了。”

  高原呵呵一笑,“那可未必,说不定你们会喜欢呢。”

  韩畅不解道:“为何这样说啊。”

  高原淡淡说道:“不要忘了,弹性纤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杜邦集团用来造防弹衣的凯夫拉,也是一种弹性纤维…”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