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章鸳鸯阵再现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败涂地,好似放羊赶鸭子一般。不要说,我军战力弱于金军,同样是爹妈生的,同样是一个脑袋,一个嘴巴,两条腿,两条胳膊,为何会差距这样大?不是朝廷舍不得花钱,而是士兵缺乏信仰,不知道为何而战,不知为什么战!心中没有信仰,打仗也是瞎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也跑不了,被一刀砍成两半!”

  种师中也沉默了,这位殿下说的话极度不客气,极度令人生厌,可是一切都是那样现实。不论是他如何不愿意接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该怎么办!”种师中压下心中的怒火,问道。

  “既然这些士兵,没有信仰,那我们就给他们信仰!从今之后,你负责军事,我负责思想教育!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为什么要战斗!”赵朴悠然道,“有的人为了混日子而当兵,有的是家中糟了灾而当兵,有的是为了挣钱而当兵,有的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当兵,而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为了不当四等公民而战斗!”

  士兵由半农半军,向着职业军人转变,有曾经的府兵制向着募兵制转变,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宋朝的募兵制搞的很好,只可惜,一直用金钱打造军队,缺乏信仰,于是完全是一群散沙。

  而大宋有流行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鼓励“乞丐”和“闲散人员”的人来当兵,当兵本身就是就业,是缓解灾害,缓解土地兼并的手段。

  结果缓解了就业问题,可是士兵战斗素质却是下降了。

  在唐朝,精英阶层,最优秀的人才都去当兵。唐主力部队,士兵主要由世家子弟和归化胡人年轻贵族组成,他们多数都是有着田地、品行良好,接受过儒家教育,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而归化胡人青年贵族们,大多对强大的唐王朝有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崇拜,他们试图通过拼死作战,来获得唐对他们的肯定,成为唐人的一员。

  可是在宋朝,不主张知识青年当兵,而主战知识青年去青楼泡妞把妹,附庸风雅,让知识青年去过奢侈浪费生活,在安逸中迷失了志向,在安逸中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

  唐朝的士兵到将领,文化水平,战斗素质极高;而宋朝,则是一群没文化的军队。

  建设“三有”军队很重要!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