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成名_光影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章柯成名了,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一飞冲天,那速度简直炸裂。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他在1998年2月份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中,斩获netpec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青年论坛首奖:沃尔福冈·施多德奖,入围主竞赛单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小母牛坐飞机牛逼上天了。

  原来的历史中,《小武》确实拿了前面两个奖,可最终还是没能入围主竞赛单元,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制作太粗糙了。

  二十万的成本,16mm胶片,内容苍白加上画面粗糙,字幕模糊错误百出,尼玛如果不是因为电影的立意跟表现手法带着新意,连得前面那两个奖都够呛。

  现在的《小武》起码在制作上精良很多,投入的资金差不多五十万(老贾太会花钱,后面双方各自都加了点),画面清晰,翻译精准,虽然内容稍微苍白了一些,可老贾干脆就把风格定为纪录片手法,对相应的节奏也做了调整,比原来历史上的好了很多。

  王红伟的表演还是很本色,谈不上有多么高深的演技,不过起码能支撑起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大问题,所以在缺点上并不明显,评委对这部影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老贾说,差一点就把得到评审团特别奖《摇尾狗》给干掉了,让《摇尾狗》一无所获,只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最终才作罢。

  明显《小武》又没有资格拿金熊,让《摇尾狗》啥都没有面子上也过不去,所以才只拿了两个奖,但是无论影评人还是评委对于这部片子都是赞赏有加。

  老贾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国内,明面上一点儿水花其实都没有,主要是这个是妥妥的禁片,媒体没法宣传,也都只是私下里传播。

  不过圈子就这么大,老贾这号人在影视圈内算是扬名立万了,谁都知道他有着光明的未来,至于回来怎么被对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你别高调折腾就行了。

  意思就是你丫不听话出去浪了回来就得装孙子,不装孙子那就只有被禁的份,不管你多大的腕,该禁就禁,越嘚瑟死越惨。

  老外把老贾评为是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在国外引起巨大轰动,顺带着这位希望之光所拍的电影也都顺利的卖了出去,让双边的投资人都赚了一笔。

  要不怎么都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呢,这个年代国内紧巴巴的拍出一部戏,国外一拿奖啥都回来了,多少地下电影人靠着国外市场活着,汇率有时候是个好东西,毕竟一下子换成人民币就升了n倍嘛。

  本来嘛,国内票房成长还可以,结果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什么录像带、vcd、dvd给你轮番上阵,电影盗版层出不穷,原本好不容易培养的观众进电影院的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