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几千万亏得起_光影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好吧。

  就好比说有句话叫做:演技而论,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和修养,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但能拼到最后的,绝对是最顶级的那一批演员,有太多的演员只在拼天赋拼机遇那个阶段就停止了,他们可能整个职业生涯根本就达不到拼文化和修养的阶段。

  如果只论流量明星,特别商业的演员,确实他们中有部分人学历不是很高,可如果放到整个演艺行业看,戏剧文学,艺术管理,编导每年顶尖艺术学院的分数并不低,校考时涉及的专业知识也不简单,真要是那么简单,就不会每年只有极少的人能考上了。

  “老板,你让我联系的美国那边做特效人员已经联系好了,现在特效团队的整个框架没有问题,他们都答应过来,不过我还是有疑问,我们现有的资金,很难支撑一个大的特效团队啊。”刘国洋在一周的工作报告会上递给周白一大串的名单。

  “这些都只是基本框架,有这些技术骨干,我们就能组建一个特效团队出来,最起码有他们在我们想要实现特效自制是没有问题的,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特效公司成立之后我会注入一大笔资金。”周白笑笑说道。

  “老板,我还是觉得我们自己组建特效团队没有必要,这些会技术的工作人员挖过来代价都不小,光靠目前国内现有的电影业务我们很难支撑整个团队的运转,完全看不到盈利的可能,这样下去就是个无底洞啊。”刘国洋担忧的说道。

  在美国,一个中等水准的特效人员年薪三万美元左右,高级人员五万美元,顶级人员则十万美元,周白从美国挖人过来组建特效团队,哪怕目前规模不算很大,这里面的开支也不小。

  北美电影收益靠的是产业链,电影票房只占20%,dvd出租出售占40%。电视和周边占40%,而哪怕是电影票房,人家也是快到百亿美金的规模,加上海外无往而不利的票房成绩,所以人家养得起数量庞大的特效从业人员,现在在国内想要做与北美媲美的特效,太难了。

  在中国做电影靠票房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要养特效团队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再说国内目前也没有相应的环境,五毛钱特效已经是常态。

  “未来数字电影技术肯定是席卷整个电影工业,imax电影也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cg技术只会越来越发达,特效镜头在电影中大篇幅的出现会成为常态,我现在做的只是做前期发铺叙,把技术带回国内仅仅只是产业布局的其中一环而已。”周白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做特效就等于亏钱,还是个无底洞。

  “前期亏钱是一定的,过几年后如果能做到收支平衡我就很满意了,我没想过要靠着特效公司赚钱,我要做的是提升国内电影工业技术当中的一块,说到底特效是要为电影服务的,我要做的是让我们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特效,填补国内电影产业的一个空缺。”周白说道。

  “我不是对老板你布局产业有什么意见,只是现在就怕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住,一年的开支至少几千万,这还是预计是小规模的团队,如果团队规模扩大,一年那不是要几个亿?”刘国洋担忧的说道。

  “放心吧,很快我们就不愁资金了,至少几个亿的资金不愁,哪怕一直亏钱,我也能亏得起,大不了亏钱养出一只一流特效团队,重要的不是资金,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能力消化技术,开发技术。”周白微微一笑,他有底气亏得起,特效方面的东西他也不懂,现在也是在学习之中,但只要是花几千万就能解决的,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至少目前他亏得起。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