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东掖门外下了好大的雪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里!严峻酷法,民不聊生!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衣衫不整,饥不果腹!恶贼横生,颠沛流离!饥肠辘辘,易子而食!

  他将金银器一件件的摆回了原位,他决定不跑了,能跑到哪里去?

  最大的敌人,不就是金人吗?

  他们难道是铁做的?大刀片子砍上去不会掉肉?

  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难道这群金人还能长出三头六臂来?

  他之所以如此选择,还有一个原因!

  看着人间惨剧发生,而碌碌无为,自己还特么是个爷们?

  不就是一个皇帝吗!不做做看,谁特么知道自己合适不合适!

  就这样跑了,和自己所唾弃的那个赵佶,又有什么分别!

  赵桓没有去休息,他披了一件厚厚的大氅,爬到了文华楼上,望着宣德门五凤城楼。

  纷纷大雪给大宋的都城蒙上了一层白色,平添了几分靓丽。

  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安静到了极点的宫殿群落,在宫灯的照耀下,美如画卷。

  大宋皇城小的可怜,从延福宫的文华楼,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不远处的宣德门前,有些汴京的孩童,在雪中嬉戏玩闹,还有孩童弄得自己身上脏兮兮的被父母训斥。

  偶尔也会有马车缓缓走过,马夫吆喝着孩子避行。

  夜里的汴京安静而祥和,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城外的金国大兵,已经距离不到十里。

  汴京不宵禁,但是今天大雪,街上还是有很多人在抓紧回家。

  偶尔还有一些宅子里在这深夜里有着微弱的灯光,或许是游子的母亲在微弱的灯下缝补着衣衫。

  亦或许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专心致志的备考。

  他们这些烛光,点缀了深夜的汴京。

  这就是大宋吗?

  这群普通人,这些百姓,才是构成大宋的主干,而不是他姓赵,就代表了大宋。

  自己跑路,这些人还能安逸吗?

  怕不是,只有绝望吧。

  他还看到一支庞大的车马在笔直的御街上缓缓前行,还能看到大大的黄底红字的赵字旌旗,在凛冽的寒风中。

  八匹骏马拉动的车辆,如同一座移动的房屋一般,在汴京城内能有这种排场的只有宋徽宗赵佶。

  这个赵佶是真的着急啊!

  居然没等到次日太阳升起,就匆匆带着自己的妃子和收拾好的行装,向着城门方向而去。

  郓王府灯火通明,无数亲事官举着未曾点燃的火把,静静的矗立在大雪之中,巍然不动。他们在等待郓王的命令,金兵围城,这个时候的郓王召集他们,定是要出城应敌。

  大丈夫何惧生死!

  郓王将崭新的大红色龙袍披在身上,带好自己的晁天冠,坐在榻上,心思起伏。

  自己终于等到了今天,从重合元年的参加科举,获得状元名号的那天起,他就在等待这一天的来临!

  “夫人,你觉得这身龙袍,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