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说简单的数学题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琏坐下,写毛笔字肯定要坐姿端正,要不写出来字迹,实在是差强人意。

  朱琏的字迹极为娟秀,整篇的作答做到了逻辑自恰,给出的答案也是有理有据。

  “不错啊。”赵桓吹了吹纸上的墨迹,放到了信封里,就按着这个答案就可以。

  不过他很快也写了一份答案,吹干了墨迹,正准备装入信封之中,朱琏好奇的说道:“官家写的什么,能给我看看吗?”

  “不能。”赵桓说道。

  “哦。”朱琏略有些失意,大概是什么军国大事吧,她安慰自己的想到。

  “除非你……”赵桓附耳在朱琏耳边说道,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朱琏羞红了脸,娇嗔道:“官家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这茬…”

  “那你给我看看。我就应了你。”朱琏红着脸点了点头。

  赵桓哈哈大笑起来,将朱琏一把抱起,下雨天反正也出不了门,又没有札子,美人在侧,安能不食指大动?

  “官人!这是白天啊!”朱琏惊惧的拍打着说道。

  “要的就是白天。”赵桓没有理会朱琏无力的拍打。

  “嘤…”

  信件和赵鼎的车队擦肩而过,来到了汴京城主考李纲的手里。

  一个优秀的宰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加大吏治,官家虽然明面上罚俸半年,但是李纲还是读出了赵桓想要给朝堂换血的想法。

  否则为何要在燕京、汴京、临安、成都府四处设立行政学院呢?

  教别人怎么当官?

  李纲并不觉得会这么的简单。

  他端坐在考场上,收到了这封来自燕京的标准答案,李纲一看字迹,就知道这不是官家手书,应该是朱琏写的。

  作答极为正确和优秀,一个后宫的妃子都能做出来的题,没道理寒窗苦读数年的学子做不出来。

  只要是个人,就逃脱不了一种心理学效应,名为晕轮效应。

  当某个人具有某种特征的时候,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李纲看到的是他们十年苦读的诗词歌赋的能力,却忘记了学子们并不是和他一样,长期钻研在军器监,对各种算理,如臂使指。

  他的试卷上,大部分都是如此类的双套盈朒,或者称之为统筹学的数学问题。

  结果在阅卷的时候,李纲看着考卷上的作答情况的时候,不禁挠头,自己出的题难了吗?

  “刘大家,你来看看这道题,这很难吗?”李纲将题目给了刘益,刘益拿着看了一会儿说道:“很简单啊。”

  “这是从燕京传回来的答案,应该是朱贵妃写的,你给看看。”李纲将答案递给了刘益,他自己当然有标准答案,只是学子们做的答案五花八门,让他有些犹豫。

  “置人数左右之中,置所给物名于其上,置盈数与其下。这第一步的摆放,极为正确。”

  “令维相乘,先以人数互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