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当认臣已死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传令兵大声的喊道:“传令下去,某欲带军卒继续北上,愿意跟随某去黄龙府军卒留下,不愿意冒险的可以和孙都尉一同回到云中路。”

  '天黑之前开拔。慎重抉择。”

  “凡是家中父母尚在而无兄弟者,必须返回云中。”

  “凡是父子、兄弟从军者,必须择一人返回云中。”

  孙翊带着不愿北上或不符合条件的军卒,返回云中路。

  王禀看着大雪中的孙翊渐行渐远,踏着大雪消失在了天边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

  “为什么,因为你还年轻啊。”王禀笑的十分满足。

  王禀作战骁勇善战,手上、马上的功夫都是一流,未来前途远大,而且作战也不拘一格,奇招迭出。

  最主要的是孙翊现在才二十多岁,现在去送死,实在是太可惜了。

  让王禀极为满意的是,自己身后居然还站着一万两千多人。

  在临潢城的几次作战中,他率领的两万军卒,损兵折将,其实编制已经不满一万五千人了。

  不愿北上作战的军卒并不多,这让王禀极为欣慰。

  “还以为我大宋儿郎和契丹废物一样,没有了上战场的勇气呢。”王禀哈哈大笑,声音传出了老远。

  他打开了官家给他的堪舆图,他手上有着极为准确的军事地图,直捣黄龙府,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王禀合上了堪舆图,带着军卒消失在茫茫的鹅毛大雪之上。

  孙翊的军报用最快的速度,顺着河东路的直道上的驿站,传回了汴京。

  在杨忻中和杨宗闵的命令下,云中路的军卒和征召的百姓,向着奉圣州转移。

  让杨忻中万万没想到的是,之前在云中路卸甲归田的禁军们,居然自发的组织起来,自己带着干粮,也向着奉圣州去了。

  自己的地,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守护。

  赵桓担忧了几天,终于收到了来自云中路的军报。

  他赶紧打开看了起来,如果不是大宋现在均田商改正在全国推广,需要他赵桓坐镇汴京,给李纲当背景板,赵桓甚至都想过再次御驾亲征。

  可是现在边境的军情,并没有到那么严峻的形势,赵桓已经命令种师中、李彦仙,率领关中的永定军和北古口的捷胜军驰援奉圣州。

  赵桓看完军报,小心的将军报铺平,他不断的用手一遍遍的铺平着不是很厚的纸张。

  王禀的字并不好看,他是个军卒,不擅长舞文弄墨,这封绝笔信很短,仓促之下,写出来的字,赵桓需要仔细辨认才能认出。

  信封上满是血迹,幸好信封足够的厚实,没把里面的信给染红。

  【十数万贼军向我大宋猛扑,今日战况更趋恶化,临潢无碍,却已失截断粮草之机,今臣妄决,带兵北上,以牵制金廷,祈大宋得一喘息之机。】

  【臣谋袭黄龙,于临潢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金贼腹中,险易远近虚实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