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庆殿冷气开放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官家怒气正盛,夸两句官家,让官家消消火,是应有之事。

  而且柳成卿说的就是事实,大宋正在中兴,汴京城的城门,都已经在计划扩建了,因为太多的商人往来,汴京城的城门的城门砖都要被踩坏了。

  甚至有人笑称,再过十年,汴京城怕是城墙都得拆了给商人们走路用。

  柳成卿说的大宋中兴就在此时,并非虚言,没有什么可规劝的。

  而且劝谏皇帝这种事,是有套路的,这种条路正式夸百讽一,把人抬得高高的,才能办成事。

  但是赵桓依旧吐着粗气,他已经不是那个因为几句夸奖就沾沾自喜的赵桓了。

  他现在很生气,柳成卿为了权力两个字变成这样,让赵桓心痛。

  “当日你铮铮铁骨呢!短短数月烟花巷柳,把你的铁骨变成了渣吗!”赵桓怒其不争的说道。

  柳成卿突然站直了身子,说道:“官家,臣的铁骨还在。”

  “若是官家觉得臣忤逆了官家,决疑罢免臣。请不把臣扔到岭南去。因为那里没有金人。”

  “臣曾在陈州门上,亲眼看到过金人对我大宋百姓的屠掠,臣心中忿恨,只恨自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官家流放臣,就把臣扔到云中、扔到北古口、扔到山海关、扔到临潢去,做一边军一小卒,取敌一首级也足以慰藉平生。因为那里也有金人。”

  柳成卿情真意切,真情流露,甚至看到了柳成卿双手颤抖,那不是恐惧,而是憎恨。

  “臣的次子柳阮在韩将军出发去平州时候,做了运粮的民夫,参加了韩将军的新军,前段时间升了军爵。”

  “我不愿他在我的近前尽孝服侍,只愿他在边关为国尽忠。”

  柳成卿言辞恳切的说道,所言非虚。

  赵桓的气息终于平静了一些,整个朝堂都松了一口气,官家的怒气逐渐消去了。

  “那你为何执意议和,难道朕的停战不议和,不行吗?”赵桓终于不那么生气,开始思考柳成卿话里的目的。

  自己可能误会了柳成卿,他并不是铁骨变成了软骨,依旧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柳成卿。

  至于拉帮结派,为了权力狗斗,那是朝堂中最常见的事。

  要是不拉帮结派,那才是千奇百怪。

  拉帮结派没关系,赵桓并不想看到为了权力,无视任何道德和法律。

  金朝使者还有三天才到。

  这七天的时间,以柳成卿为首的议和派势力越来越庞大。甚至威胁到了李纲等主战派的官位。

  一项国策的变化,会涉及到国政的根本,议和派和主战派并非赵桓一言而决。

  如果真的议和,李纲孙博等主战派,统统要被下放。

  这种议和、主战的变化,最终就会导致朝纲混乱,严重些就是再现党争之事,诏狱大兴。

  大宋中兴无望。

  赵桓生气就生气在这里。

  如果议和,边军呢?自己的军功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