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里都给宋哲宗写圣旨,一时传为了美谈,写圣旨这件事本身,就是在洞悉天下局势,为了做宰相而准备。

  亲兄弟两个人,都在写圣旨,就是宰相的预备人选。当然名声鹊起了。

  “元丰八年,我呢,站错了队,当时神宗皇帝崩了,都在商议新君的事,我站错了队。”

  “即使我再能干,也不成啊。司马光他让我五天内恢复差役法,我干了,而且只有我干成了。但是又能如何呢?”

  “还是被台谏弹劾,被贬出京,让我知成都,结果还没到地方,又让我知扬州,我还没到地方,又让我知郓州,刚到地方任职,就被升迁为了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

  “我就这样在南方转呀转的,一直在路上来回的奔波。这不是折腾人吗?”

  蔡京想起了自己当时在马车上的颠簸,和今日一样,都是那么的狼狈不堪。

  “叔叔当时是尚书右丞了吧。”蔡攸当时年岁还小,有些记忆模糊了。他只记得当时蔡卞的官很大很大。

  蔡京点了点头说道:“恩,尚书右丞兼少宰呢。不是你叔叔帮忙,估计我还在成都转悠,回不到朝中呢。”

  “当时我回京任翰林院学士兼陪读,负责修国史。”

  “这个陪读就是陪太子读书,也负责了修国史,是当时,文及甫一案出现了。”

  “当时哲宗皇帝命我追查,我一查到底!”

  “我逮捕了內侍张士良,找出了大逆不道的陈衍,刘挚、梁焘,他们被处死!后代永世不录用。而后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被流放到了岭南。”

  “攸儿啊,你说为父办的这事漂亮不?”蔡京脸上露出了缅怀的笑容。

  他当时是真的年轻气盛,看不得小人作祟,由一桩很小的盗窃案追查下来,终于办出了一件大事来!

  “当然,整个汴京城都在夸父亲办的漂亮,换个人还不见得如此呢。”蔡攸当然知道。

  当时一个蔡京、一个蔡卞,兄弟两人在大宋的名声。未尝不是韩琦第二,王文正第二的那种声望。

  那时候的父亲,是蔡攸的骄傲,学堂里,他也因为自己的父亲而瞩目。

  “是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哦,我想起来了,现在的太上皇即位的时候呀。你叔叔被端王,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一贬再贬,我能幸免?我还不如你叔叔呢。”

  “就连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的章惇都被贬了。”

  “说来有趣。章惇也是奸臣,我也是奸臣传里的人,哈哈。”蔡京笑了两声,目光中流露出对过去峥嵘岁月的怀念。

  端王即位的时候,他都已经五十多岁了,想要一展平生之报复。却又始终不得其门,一贬再贬的他再也看不到能当宰相的路了。

  “当时也不知道朝堂起了什么妖风,把父亲贬到了江宁府也就罢了。父亲还没动身,连江宁府知府的职位也给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