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犹在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逊于扬州瘦马的奇货。

  今年汴河一解冻,无数的富商云集进京,战乱让他们唯恐自己去年下的定金都打了水漂。

  不过让富商们没有想到的是,汴京城早就做好了准备,连河道都宽了几分,整个汴京,也如同换了个模样一般,焕然一新。

  金玉其表,败絮其内?

  富商们以为汴京城一冬天都是在做这表面文章,结果到了地界,货早就准备齐全,质量上乘不说,甚至货的数量也增了不少,格外的大气,没有加价。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李纲废寝忘食,孙博和何栗带着工赈监们的民夫们,做出来的功绩。

  平时看不显山不漏水,结果富商猛一进京,这汴京居然比江南还要艳丽几分。

  饶不了会和汴京的好友饶舌两句。

  是个人都好面子,汴京人也不例外。

  夸汴京变得更好的比比皆是。汴京人也心里美的很。

  谁不愿意自己这脚下的一亩三分地越来越好?

  可惜,现在的李纲,脚步匆匆,没空欣赏汴京的改变,他需要尽快把所有的事宜安排停当。

  明日朝议,他需要自辩。

  其实就是走个流程,结果已定,他这个宰相之位,怕是要被罢黜了,如果不想被罢黜,就要答应将门让朱琏皇后临朝称制的条件。

  所以转移工赈监和军器监匠作的事,他只能在自己权力还在的时候进行。

  比如此时,他毫不费力的进入了大狱之中,见到了老何。

  就是他认识了多年的给邓圭传递情报的老何,何三。

  “老何,这里有钱五百贯,你出去后,把名单上,广备攻城作的匠作家眷们,送出城,让他们雇个车,到河东路太原府。”

  “都是商量好的。跟我这个家仆换衣服,动作快点。”

  李纲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来意,他虽然在广备攻城作干了七年的时间,但是不是每个匠作的家里都晓得在哪里。

  这份名单是已经送走的广备攻城作的匠作。他们的家眷还留在城中。

  “李少卿?这,这如何是好?”何三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李纲也是吓了一跳。

  “废话那么多,赶紧的,换衣服。随我出大狱。我只能给你四天的时间,过了四天之后,还没转移走的匠作家眷们,就完了。”李纲把老何从牢里捞了出来。

  不几日,狱卒查点人数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何三犯人,已经被掉了包。

  到时候,李纲也是虱子多不痒了。

  反正自己已经是出错了题,目无道德伦常之乱臣贼子了。

  也不缺这一条罪名了。

  他还是救下了老何,是个人都有私心,他也不例外,这些年,老何算是比较对眼缘的人了。

  而且现在广备攻城作需要老何这样的经年老狐狸,带着家眷们逃离汴京。

  广备攻城作是军器监的军器改良部门,也是各种新式武器设计的地方,李纲绝对不会把广备攻城作留给将门的这群无胆匪类。

  李纲出了大狱就和老何分开,他还需要安排赵臣夫和宇文虚中的老母亲出城。

  现在的皇城司,不在李纲的管辖范围之内,万一宇文虚中是细作察子的事实暴露,至少不会殃及家人。

  李纲马不停蹄的安排了一天的时间,才算是将军器监和工赈监转移的事项安排好。

  官家的内帑还有四千万贯的铜钱,无数的田契,商铺,这些东西都拿不走了。

  那也是内廷的事。现在归皇后娘娘一力掌管。

  他也无能为力。

  “李太宰,别来无恙。某是来和你告别的。”李邦彦站在太宰府前,身后是一辆大大的马车,上面摞得很高的行李。

  “哦?这是投奔太上皇吗?”李纲饶有兴趣的问道。

  官家都不在,甚至这皇位都有了变动的危险,这李邦彦安能不知危险?

  “某是蠢货吗?投奔太上皇?”李邦彦摇头说道。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