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东路的三道防线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柱石!

  朕去哪里找这么能打的守将?

  胡元战战兢兢的来到了赵桓面前,自从沈从的事之后,胡元就没有在赵桓面前夸夸其谈的想法了。

  在最专业的领域,被人打的大败。

  他觉得自己愧对列祖列宗。

  特别是那位治疗太宗皇帝箭伤的祖先。

  “御医院御医胡元参见……”

  “带着你所有治疗伤残的医药箱带上,抓紧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太原。快点。王禀重伤,必须治好!”赵桓让胡元赶紧去。

  胡元脸色发苦,这治病救人,哪里有一定治好的?

  都是用药之后看天命。

  “臣领旨。”胡元无奈俯首说道,没办法,谁让给自己下令的是皇帝呢?

  “沈从,去喊种少保来!不,还是我去吧。”赵桓对着沈从喊道。

  种师道越来越显老了,好像那挂在枯枝上的枯叶一样,随时就有可能在风中随风而去。

  再没有什么大事的时候,赵桓是不愿意使唤种师道的。

  种家一门,为了大宋尽心尽力,临到死前,依然在征伐的路上。

  赵桓又不是真的赵宋老赵家的人,做不到赵佶那般薄情寡恩。

  “种少保,河东路大捷!”赵桓走到大驾玉辂上,异常兴奋的说道。

  种师道收笔,看着新帝面上喜笑颜开的模样,就知道此大捷可能比自己想的还要更加振奋人心。

  他接过战报,带上了老花眼镜,仔细的看了很久很久,缓缓放下,脸上挂上了满意笑容。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种师道太了解雁门关对大宋的意义了,可以说只要雁门关还在宋人之手中,有一万雄兵,可抵十万大军。

  这是一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关,再加上太原,只要守将肯防守,河东路则无倾覆之危。

  “种少保这是写的什么?”赵桓看到种师道手中的札子,很厚很厚。

  种师道笑着说道:“这是种家遗录,种家之后,再无对从军有意之人,种家兵法和运兵心得,怕也是要绝了。”

  “舍弟种师中也是个中人之姿,对这种家运兵之法门,了解不是很通透,这不写下来,给大宋的年轻将领学一下,多少做个参考。”

  “这一本是英才录,是老臣这些年搜集到的名副其实的贤人,等到官家需要的时候,也不会像李纲遇刺一样,无人可用。”

  “至于这一本就是官家的所说的兵制了,官家谨记,此兵制,只有在有五万飞军精锐之兵之后,才能轻易示人,否则只能缓缓图之。”

  “一旦公布天下,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大兵压阵,恐怕有不详之事端。”种师道郑重其事的说道。

  军功爵均田乡吏制度,确实可以强兵。

  但同样抢了乡绅商贾们的权柄,而这天下目前的态势,就是大宋朝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根本性的冲突,不可调和。

  五万飞军,就是可以日行百里的精兵悍卒,如果有这样强大的军卒压阵,再推行兵制,自然高枕无忧。

  只是真的存在这样的军卒?

  哪怕轻装上阵,一天跑百里,那不得把腿给跑断了?

  赵桓有些颓然,种师道做的毫无疑问是对大宋极为有利之事,担得起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颓然源于自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非赵家人,生不封王。

  这该死的祖制啊!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给个王爵?

  宋朝的王爵又没有封地,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权柄,在合理合规的条件下,他还不能给活着的种师道封王。

  吧?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