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这颗树,实在是太老了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折的伸向天空。如同向天空撒了一面巨大的渔网一般。

  如此繁杂的枝丫,或许是主人家失去了修剪的兴趣,因为枝丫实在太过繁芜。

  亦或者是主人家随着树干越长越高,已然对繁芜的树冠无能为力。

  这老树,像极了现在的大宋,它老了。

  庭院的围墙很高,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阴暗的天空笼罩,站在老槐树枝丫的乌鸦在放肆的嘶鸣着,肆无忌惮。

  若是把这门关上,这庭院,就成了一个囚字,若是把这门打开,就成了一个闪字。

  不管是囚,还是闪,寓意总是不好,所以半掩着,让其不成一字。

  这庭院,像极了现在大宋的局势,内外交困。

  历五代十国的战乱,五十三年时间里,经历五朝的恐怖交替速度,让大宋的开国之臣君,对这颗树干做了很多的修剪。

  那时的君王可能想让历经沧桑的老树,变的更加挺拔,能够触摸到天穹。

  雄心万丈的在老树身上留下的节疤,那就是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随着一代一代的君王对大宋这棵老树的修剪,越来越繁芜的枝丫,君王或者对修建枝丫没有兴趣,或者是对修剪枝丫无能为力。

  这颗老槐树,也终于到了变个模样的时候。

  只是如何让枯木逢春?

  赵桓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规划。

  积重难返这四个字,岂是那么容易?

  就是自己依仗的种师道,到了这个古来稀的岁数,才开口说了两句不是很重的话。

  对如何修建大宋这棵大树,依然忌讳莫深。

  他又能依靠谁?这大宋该何去何从呢?

  积重难返的大宋朝堂,已然是如同这老树一般了。

  几个名臣,几个能将,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彻头彻尾的制度上的变革,才有枯木逢春的可能。

  如何彻底改变大宋的困局,还得他这个皇帝,这片土地上名义上的主人,大宋朝的皇帝去思考。

  没有人可以帮他,唯有他自己。

  每一步他都很小心,也很谨慎,即使如此,还是引来了刺客!

  既然不管怎么做,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是不是可以用些猛药,治治这病入膏肓的大宋?

  赵桓推门而出,脸上的愁容已经尽数消散,自己也是怪哉。

  居然对着这老槐树和这寻常的院落,感秋伤怀起来。

  这不像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怎么能感秋伤怀?

  踏踏实实做事才是硬道理。

  他的脸上带着严肃,上了大驾玉辂,今天还有大段的路赶,他准备在车上,和种师道商量下这兵制变革之事。

  在车上,他指着太行山麓下的一大片山林,说道:“种少保,朕欲在此,兴建一处练兵场,大宋禁军的战力是在不堪,行军十里修整不说,军纪涣散,军容不整。”

  种师道摇了摇头,看着赵桓问道:“官家,禁军战力孱弱,其根本不在禁军本身,其根本不在甲胄不全。也不在操练懈怠之上。”

  “那是因为朕的禁军都未曾见过血吗?种少保,你看那五营,都是陈州门之战的百战老兵,多次守城,其军纪严明,军阵整齐,行军速度也仅次于亲从官。”赵桓问道。

  不懂就问嘛,自己又不是全知全能的人,这兵制之事,还是得问懂行的人。

  “官家,他们现在这样,是因为官家在。可是到了战场之上,不做逃兵都是好的了。百战之兵皆为**,战场腾挪,保命为先。官家,禁军孱弱,并非未经历死战。”

  哦?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